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恒 實習生 郝瑞鈴 攝影 王訪賢
孫志恒衣著藍色T恤,坐下來開始泡茶,背后樹立兩顆炮彈殼。他的T恤是春都的工裝,兩個紅色的“春都”字樣燙在左胸位置,同時也像炮彈一樣,將33年前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的巨響帶了回來。
“春都創造的輝煌成為一段發黃的歷史,塵封在中國食品加工行業的史冊中。”洛陽天佑春都食品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發出這樣的時代嘆息。春都的高光已被慢慢淡忘,但歷史從不是虛無的。曾經的王者再次站立起來了,盡管還在適應和探索。
天佑春都董事長孫志恒是領隊人,帶著老春都人招兵買馬,左沖右突,2019年將新春都的主營業務收入做到3億元。新春都正在慢慢找回丟失的榮譽,在古都洛陽蟄伏而后起。
“會跳舞的火腿腸”
歡快喜慶的《歡樂頌》作背景音樂,高色彩飽和度但不算高清的畫質,Q彈且裹著橘紅色包裝紙的火腿腸,魔性的“會跳舞的火腿腸”臺詞……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春都火腿腸廣告,曾在央視廣告黃金時段滾動播放,而現在,只有部分緬懷青春的人才會偶爾在B站翻起。
春都食品33年,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老春都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洛陽肉聯廠。1985年,國家放開生豬經營,肉聯企業被推向市場,在虧損困境下,洛陽肉聯廠于1986年引進了火腿腸生產大國日本的一臺火腿腸灌裝機,投資上馬火腿腸生產項目。1987年8月,中國第一根被命名為“春都”的火腿腸在河南洛陽誕生,并迅速在市場走紅。
1989年,“會跳舞的火腿腸”紅遍大江南北,春都創造了一個奇跡,引領潮流,成為中國肉制品行業的領導者,“春都”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1年后,由于固有的國有體制改革進度滯后,導致春都陷入困境,春都產品也一直在河南市場盤踞多年。
孫志恒是老春都人,中專畢業的他1991年進入春都,從洗肉工做起,一步步做到生產主管、技術主管。1992年至1997年,他完成自學考試,獲得本科學歷。
這時的春都已因前期盲目擴張、經營管理的簡單粗放虧損嚴重。企業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后,收購了很多當地的制革廠、飲料廠、藥廠、木材廠等一大堆負債累累、與主業毫不相干的虧損企業。春都很快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銷量直線下滑,市場占有率從最高時的70%狂跌到不足10%。1999年后半年,春都已經基本沒有可用周轉資金,主業也基本停產,欠債數億,職工大面積下崗。
和很多的春都人一樣,這時的孫志恒痛徹心扉卻無能為力。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他2001年離開春都,到四川等地的跨國食品加工企業擔任生產技術主管,學習管理運營經驗。
2003年,老春都幾位負責人找到孫志恒,希望他到春都位于平頂山的分公司挑大梁。他答應了,于是帶著100多個老春都人,通過獨立運營的形式,租賃經營春都的分公司開始創業。新成立的公司主營火腿腸和醬肉。
孫志恒心里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將倒下的春都品牌再次樹立起來。5年后,孫志恒真正的機會來了。2008年,原春都集團尋求接管,孫志恒脫穎而出,成為最終成為收購方。
“當時700多名春都的員工待崗,公司基本上處于停產狀態。”孫志恒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改制,通過買斷工齡的方式實現部分員工再就業。孫志恒通過2009年投資成立的河南省天和泰實業有限公司,對老春都的機器設備等生產物資通過拍賣、置換等運作打包收購,并收購了28類“春都”商標。
收購安置工作完成后,2016年,洛陽天佑春都食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2018年,位于洛陽市伊濱區佃莊鎮的產業園區投產。春都終于以全新的姿態和面貌重新面世,王者歸來了。
據介紹,春都集團建立了完善的銷售體系,公司成功搭建了“3000人的銷售隊伍、800多家終端導向的商業、40000家各級終端”的銷售網絡,覆蓋了20個省級行政區,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3億元。
老春都的影子一直在
孫志恒多次提到,他生命中最美好的10年在春都度過,同時春都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這種烙印仍延續在天佑春都的血液中,并得以延續。比如收購老春都的眾多無形資產后,天佑春都擁有“春都”、“王中王”、“獅子圖形”、“華商”、“昕匯”、“金派”等30個類別一百多個注冊商標、60多個專利和20多項版權。
現在的春都集團逐漸找回了丟失的榮譽:公司先后獲得“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南省百姓放心食品安全單位”、“國家質量達標食品”、“質量信譽雙保障示范單位”、“中國AAA級重質量、守信用企業”、2017年度中國食品安全年會“百家誠信示范單位”、2018年放心品牌及洛陽市“產量質量信得過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前,天佑春都具有標準化廠房、研發中心大樓,先進的肉制品自動化生產設備和較為齊全的檢測設施,已發展為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食品企業,年生產能力15萬噸。
天佑春都一步步壯大,老春都的影子也一直在。孫志恒沒有忘記老春都的高光和深淵,他把老春都的成功歸結為抓住風口,將失敗歸結為管理混亂和盲目投資。
“現在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1993年的春都流行著類似的一句話——‘弄條狗栓到春都門口當總經理,春都照樣能賺錢’。”孫志恒這句話當然不是貶義,而是指向了在商品短缺而需求旺盛的八九十年代,春都對肉制品風口的精準把握。
1987年前后的中國充滿著風口,誕生了后來影響中國食品行業的健力寶、太陽神、娃哈哈等知名品牌。當洛陽肉聯廠副廠長,后來的“中國火腿腸之父”高鳳來1986年,從國際食品機械博覽會引進中國第一套西式灌腸設備,并于第二年產出第一根火腿腸時,春都開創了一個新產業。
“現在我們也處在各種風口。”近30年的從業經驗讓孫志恒看到,市場形勢在變,食品行業卻永不落幕,只是換了場景和打法。這也是他選擇堅守春都,而放棄投資煤礦、房地產等機會的原因之一。
“老春都帶來的教訓是深刻的,在90年代下崗潮中,洛陽的很多加工企業經營下滑,政企不分的春都就開始不斷收購與主營業務無關的公司。”孫志恒認為,過度多元化的收購給春都帶來沉重的包袱。與此同時,老春都在四川、東北等地的跨區域建廠投資,抽調技術人員搞幫扶等,均缺少對市場規律的把握,陷入一種“病態”發展。
孫志恒召集了一批老春都人,他們成為新春都的骨干,遍布技術、品控、研發和采購等重要崗位。新春都也繼承了老春都重視人才的傳統,作為90年代被引進的一批大學生,孫志恒意識到對善待人才的重要性。
據介紹,天佑春都提出“心文化”,并規劃出員工公寓,解決員工住宿問題。“所有員工都有分房福利。因為員工的福利解決了,才能夠安居樂業。住房不解決,員工到哪里都能干活,現在就業競爭太大了,不要求太多門檻,競爭對手開出5000元的工資可能就會被挖走。”
此外,天佑春都設立公司內部的商學院,每個月舉辦2-3次的技能培訓。外聘來的專業老師從品德、技術、營銷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全方位培訓。
新春都要“抓住年輕人”
對蘇醒的“春都”來說,像是沉睡后睜開眼,卻發現世界已發生太大的變化。孫志恒慨嘆時代變了,曾經的后來者雙匯、雨潤等一步步成為“大佬”,競爭格局已經改變,新一代消費者已逐漸適應新的品牌。
但這種市場的“記憶斷層”背后,仍有春都的存在。 上世紀90年代的春都號稱豬肉行業的黃埔軍校,現在的雙匯、雨潤、唐人神等肉制品企業,都有老春都的人在。他們有做飲料的,有做速凍食品的,也有創業的。
看起來留給孫志恒的時間不多了,但他決定搏一把。就像他在一開始復蘇春都四處奔波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但他還是組建起了一個鐵板一樣的團隊——現在,他開始重構屬于新春都的生態。
2020年,天佑春都提出了“健康春都、品質春都、文化春都、生態春都”的發展理念。天佑春都的官網這樣寫道:鳳凰涅?厚積薄發,勵精圖治王者歸來。這句充滿悲情與豪邁的宣言宣示著孫志恒的決心。
“我們將專注做生態,只有把生態做好了才能做大做強。我們要穩,不能冒進,天佑春都的種植、養殖等都是一個個單獨的生態,各個生態組成一條可溯源的產業鏈。”孫志恒說,中國企業做生態的不多,大型企業做不好生態會產生很多問題。
目前的春都除了火腿腸,天佑春都還在實施或規劃其他食品相關上下游產業。包括種植、養殖、中央廚房、冷鏈物流等。據介紹,春都的新廠區正在建設,包括冷鏈物流和中央廚房。其中中央廚房明年5月份之前投產,輻射洛陽周邊餐飲行業,前期以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等的團餐為主。
“火腿腸的市場定位已經發生改變,經濟發展也催生了很多新需求。”當孫志恒再次面對“春都”這兩個字時,意識到春都已經不能像30年前一樣僅靠火腿腸“一招鮮,吃遍天”了,他在研發火腿腸的同時也布局了低溫速凍食品和中溫微波食品。
“新春都應該抓住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孫志恒說,消費習慣的改變正反作用于產品研發,春都現在圍繞“少而精”的理念來做休閑食品。外賣的興起也讓天佑春都做出改變,比如開啟了速凍食品類和中溫產品類的休閑快餐等產品變革。
新的春都矩陣已初具規模,目前囊括了七家全資子公司:洛陽天佑春都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天和泰實業有限公司、洛陽春都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洛陽春都新材料有限公司、洛陽春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洛陽春都商貿有限公司、河南華商食品有限公司。
令孫志恒欣慰的是,他的努力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2020年,洛陽市政府提出,要重點打造伊濱區春都食品衛材園,讓會跳舞的火腿腸重新舞動全球。
“天佑春都未來要做中國肉制品行業的標桿企業、大型生態化的加工企業,致力于全產業鏈發展,建成種植、養殖、深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生態閉環。”孫志恒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統籌:趙強
編輯:楊桂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