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斌帶領南街村從一座貧困的普通村莊,走向擁有26家企業的“億元村”。69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不斷思考關于南街村產業的未來,突破食品產業的低附加值局限。
8月27日,河南商報記者赴河南省臨潁縣南街村,對南街村黨委書記、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宏斌進行專訪。王宏斌談了南街村集團產業升級轉型、內部管理等問題,以及他對南街村集團未來發展的思考。
北京方便面沒有老去,后勁產品鮮濕面正在崛起
提到南街村的產品,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北京方便面”這個老品牌,當下南街村的產品還能吸引到年輕的消費群體嗎?
王宏斌說,南街村從1985年開始建食品廠,那時候與北京勁松糕點廠合作生產糕點,逐漸有的北京方便面品牌。用“北京”是因為這個名字在全國人心目中位置是至高無上的,可信度也相當高。
王宏斌介紹,目前學生、上班族等年輕人,都是南街村產品的消費群體。有的是通過吃南街的方便面認識南街村的,有的是通過了解南街發展模式認識了南街村的方便面。
在他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南街產品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因為南街模式被社會認可的人會越來越多,所以南街的產品被他們認可的也會越來越多。
南街村的起家、發家都離不開方便面廠,外界普遍關心方便面對南街村的整個產業的帶動作用是怎樣的。
王宏斌說,南街村這個企業是“玩泥蛋兒起家,玩面蛋兒發家”的。從1985年建食品廠,1989年上第一條方便面生產線,之后到1996年,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向前發展,一直翻到年銷售收入16億元。
南街的發展指導思想是兩個“圍繞”,一個是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辦企業,第二個是圍繞現有企業上配套。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辦企業,就是企業在當地得有資源,南街村的資源就是農產品;圍繞現有企業上配套方面,比如調味品廠當年是方便面廠一個制造調味料小包的車間,后來發展成一個調味品廠。包括彩印廠、包裝廠、膠印廠都是圍繞著主導產品配套上的企業。配套企業都是兩條腿走路,首先是保證南街村自己用,其次是還要走向市場。
“目前調味料廠的利潤率高,年利潤5000多萬元,方便面廠的利潤排到第二。現在看來,南街村集團的鮮濕面后勁大,市場越來越好,出口量越來越大,今年比去年同期翻了五翻。”王宏斌說。
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
南街村以食品加工產業為主,目前食品市場在產品創新、渠道等方面競爭激烈,南街村將如何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實現產業轉型?
王宏斌認為,南街村的轉型升級是在升級基礎上的再轉型。所謂升級的基礎,就是把現有的食品產業提升到一定高度,由過去的勞動力密集型逐步提升為智能型。從企業的生產成本角度講,智能化企業的成本要比勞力密集型的低,只不過南街村短期內拿不出大量的資金來提升現有企業。打造智能化,需要逐步來。
南街村現在的產業、產品結構以食品為主,所謂的轉型,需要樹立指導思想,要尋求高科技的、附加值高的企業來做。食品產業附加值低,如果我們再選擇一般附加值的產業去轉型,會得不償失。
在王宏斌看來,高附加值產業主要是大數據。“比如南街現在的銷售模式遠遠不適應于社會的需求和發展,電子商務還沒形成規模,我們要逐步改變目前這種銷售模式。更具體的東西只能等落實了之后,你們再來采訪。”
對于智能化,王宏斌介紹,主要是在現有生產設備上加以改造、提升。企業用人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自動化改造的成本是一次性投資,但是使用成本很低。下一步是保持生產工藝不變,將現在用人的地方改成自動化,把人力成本節省下來。
從30年前當眾燒毀方便面,到全年未出現一例質量事故
王宏斌介紹,南街做食品幾十年了,一直對產品質量很重視。上世紀80年代末,有一批方便面不合格,公司回收后擱到操場里,當著全企業的職工、黨員干部的面,全部焚燒掉。“這就意味著我們做食品一定要保證產品質量,因為它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問題。常言說病從口入,如果我們做的產品不合格,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后遺癥。”
“所以我們做食品幾十年來,一直以質量為第一標準,產品不合格的堅決不能上市。南街村這些年提出來‘做好人、做好事、做好產品’。我們生產的產品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真材實料,不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在2019年,全年沒有發生一起產品質量事故,南街村重視質量,重視到這種程度。”王宏斌說。
目前,南街村的原材料、包裝等實現了集團內部生產。王宏斌說,這種形成上下游供應鏈的模式有利于企業發展生產,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這也是通過南街的探索,在教訓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管理模式,是管理上的升級。
不擔心接班人問題
關于管理升級,南街村2011年開啟了的內部管理改革,組建了集團層面的銷售、生產、財務等方面的“八大部門”。
王宏斌說,沒有成立“八大部”之前,各企業是占山為王、豆腐塊兒型的管理模式,每個企業產供銷各個部門都有,這種管理模式的弊大于利,人員機構重疊設置。在集團內部,財務、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分別設置部門統一管理就可以了。 當時是每一個企業都有這幾大部門,所謂的生產科、財務科和供應科、銷售科五臟齊全、機構重疊、人員浪費。這就加大了生產成本,使企業效益上不去,這是最大的弊端。
成立“八大部”以來,全企業從多個部門改為一個部門來管理,機構不重疊設置,人員由原來的游擊隊改變為主力軍。供應、銷售、財務,每個方面的工作等都形成一個主力軍。這樣使集團總公司也便于掌握各個單位的情況,如果企業出現什么問題,可以立即解決。
今年是“八大部”改革的第十年,王宏斌說,實踐證明,目前這種管理模式利大于弊,比較適應南街村的發展。它提升了南街村的管理模式,推動了南街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批財會、銷售、管理等各個方面的人才。可以說南街企業再發展,不發愁沒有管理,沒有經營者.
“現在南街村的人才都擱這兒擠壓著呢,下一步發展不缺人才。 ”王宏斌說。
未來產業瞄準豆制品領域
對于南街村未來的產業方向,王宏斌對河南商報記者介紹,南街人想讓中國14億人都能夠吃上南街村的產品。“這個目標很大,有的說是雄心,有的說我們是野心,我們不管是雄心還是野心,南街有決心朝著這個目標去奮斗。”
王宏斌說,今后南街會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南街。要想讓14億人都能夠用上南街村的產品,產業的門類就得齊全。目前總體方案有了,具體的操作會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市場的情況,哪方面先成熟就先做哪方面。
王宏斌介紹,:下一步將瞄準豆制品。目前河南省只有洛陽有一家企業涉及,它一個生產線只能覆蓋100公里以內,市場空缺很大。南街村生產的時候,首先還要求原材料是非轉基因,投產以后讓消費者來參觀,看看南街這個豆制品是怎么加工的。產品包括豆腐、豆干、豆筋、豆漿、豆渣等。目前老方便廠車間正在改造,大概到年底投產。
編輯:楊桂芳
統籌: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