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視覺海報有何深意?為何只見百花不見金雞?
電影節的主視覺海報歷來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電影行業受到疫情沖擊即將重啟的當下,金雞百花電影節來到鄭州,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主視覺的整體色調選擇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希望中國電影人站在故里的土地上感受根的氣息,在天地之中鄭州,吹響集結號,錨定信心再出發。
主體形象選擇大鼎作為背景,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靈感,延展“希望”的意境,秉承簡約、大氣的風格,通過花蕊的色彩變幻,突顯“心靈故鄉光影盛宴”的意境。各種線條構成的花朵造型,猶如滔滔黃河奔涌出的浪花,又如大美河山孕育出的奇花;這是融合之花,每一片花瓣都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你我他;這是希望之花,張開的花瓣像放映機投射出的光芒,擁抱來自五湖四海的電影人,以此傳達“文明之花賦予電影生機和活力”的溫暖寓意。
海報一經發出,就上了微博熱搜,網友紛紛表示,這也太好看了吧!有細心的網友還發現:“為什么海報有‘百花’沒‘金雞’呢?”
想要知道緣由,咱們得先了解了解“金雞獎”和“百花獎”。據了解,中國電影金雞獎創建于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評獎活動,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專家獎”。
百花獎的評選始于1962年,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倡導和關懷下創立的、經中央宣傳部批準的全國性文藝評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一個獎項。至今,歷時58年,今年為第35屆。百花獎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1992年,為了更加豐富電影文化交流,更好地為電影人和觀眾打造全方位的互動平臺,金雞獎和百花獎合成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自2005年起,金雞獎和百花獎開始隔年輪流評選,也就是說,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會有,但獎項是單數年頒發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偶數年頒發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去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發的是金雞獎,今年輪到百花獎“坐莊”。
不過,去年舉行的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上宣布,金雞獎要由原來每兩年評選一次改為每年評選一次。這也意味著,金雞獎、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要成為歷史。
獲獎影片是如何選出的?觀眾評委如何產生?
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組委會副主任閆少非介紹,按照《大眾電影百花獎章程》規定,入圍影片為在本屆評獎周期(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內,取得國家電影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在全國院線上映且票房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的國產影片。本屆入圍影片共189部。
根據章程,中國電影家協會委托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骨干影院經理共100人組成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初選委員會,對符合參評條件的影片進行投票,經組委會確認,產生本屆百花獎10部候選影片,并提交全國廣大電影觀眾投票。截至8月25日,共收到有效選票3320多萬份,觀眾參與度比上一屆提升159%。
觀眾評委如何產生?據介紹,所有參加當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投票的觀眾,均有資格報名參加當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觀眾評委的選拔,產生各獎項提名名單的同時,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通過征文比賽、知識競賽、電視海選等方式,經組委會兼顧地區、人口、觀影人次、票房等因素后,最終確定101名幸運觀眾,組成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評選委員會。
獲獎影片是如何選出來的?據了解,由這101名觀眾評委組成的終評委員會,將在鄭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影片進行深度觀摩和充分討論,最后,在頒獎典禮當場進行投票表決,評選出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各獎項獲獎者。
鏈接
猜猜百花獎花落誰家
—最佳影片提名—
《少年的你》
《我不是藥神》
《我和我的祖國》
《哪吒之魔童降世》
《流浪地球》
—最佳女主角提名—
張靜初(《無雙》)
周冬雨(《少年的你》)
章子怡(《攀登者》)
惠英紅(《我和我的祖國》)
譚卓(《誤殺》)
—最佳男主角提名—
肖央(《誤殺》)
張譯(《我和我的祖國》)
張涵予(《中國機長》)
周潤發(《無雙》)
黃曉明(《烈火英雄》)
(編輯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