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中有星光熠熠的電影演員,有才華橫溢的導演編劇,有甘居幕后的數量龐大的燈光師、武行……
演員篇
劉昊然
來自河南平頂山市的劉昊然是本屆電影節的形象大使。
劉昊然,1997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2014年,主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正式出道,憑借該片提名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2015年12月,主演懸疑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憑借該片獲得第2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新人獎和2016中國電影指數盛典最佳銀幕新銳演員獎,并提名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男演員。
2018年,主演喜劇冒險探案系列電影《唐人街探案2》,憑借該電影提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電影節鄭州執委會認為,劉昊然的成長和進步有目共睹,他身上所蘊含的陽光、務實、真誠等氣質,與鄭州這座高質量、快速度發展的城市氣質十分契合。
王洛勇
王洛勇,1958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內地戲劇演員、影視演員、導演、編劇。美國麻省藝術學院教授、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中心主任。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并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1995年7月4日,王洛勇以《西貢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
1999年,因在百老匯主演《西貢小姐》獲得了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2001年,在美國打拼14年后王洛勇決定回國發展。
2004年,在電影《鄧小平1928》中飾演曹無容并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2011年,在電視劇《焦裕祿》中挑大梁飾演焦裕祿。2012年,因出演電視劇《焦裕祿》被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提名為優秀男演員。
李光潔
李光潔,1981年4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
2001年,因主演近代劇《走向共和》而正式出道。2007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立春》。
2019年1月20日,獲得2018~2019中國文娛金數據發布盛典年度優秀專業口碑演員獎;2月5日,主演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上映,該片最終攬獲票房超過45億元。
張子楓
張子楓,2001年8月27日出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國內地女演員。
在5歲時,張子楓開始拍廣告并因參演多部電視劇從而進入演藝圈。2009年,憑災難情感片《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一角而嶄露頭角,并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2017年5月4日,以十位文藝界優秀青年代表之一的身份榮獲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授予的“五四優秀青年”稱號。
2018年,與周迅搭檔,參演由陳可辛監制、巖井俊二編劇的都市情感片《你好,之華》,并憑少年之華一角提名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2019年1月4日,張子楓當選中國電影頻道評選的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
釋小龍
釋小龍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他剛剛學會走路便被父親陳同山送進少林寺參禪拜佛。釋小龍從兩歲時拜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為師,成為一名少林俗家弟子。釋小龍在少林寺學會了少林通臂拳、醉劍、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傳統套路。
199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笑林小子》,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1994年,與郝劭文、吳孟達合作主演喜劇電影《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
導演、編劇篇
導演陳大明
陳大明,出生于河南省開封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87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偷來的愛》。1990年,主演喜劇電影《peeringfromthemoon》。1996年,憑借劇情電影《月滿英倫》入圍珠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
2006年,他自編自導喜劇電影《雞犬不寧》,憑借該片入圍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獲得第9屆巴西利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1年,執導都市愛情電影《我知女人心》。
2019年,擔任動作喜劇電影《面條俠:無處藏身》的編劇。
編劇李檣
李檣,1968年出生于河南安陽。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中國內地著名編劇。
2005年編劇的電影《孔雀》獲第55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銀熊獎。
2006年憑借劇情片《姨媽的后現代生活》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
2007年擔任電影《立春》的編劇。
2011年擔任趙薇電影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編劇,并獲得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2015年9月憑編劇的電影《黃金時代》獲第2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
幕后篇
行業里八成燈光師六成武行是河南人
電影,亦作光影,不是光,亦不是影,而是兩者相遇,影影綽綽,流漫陸離,像光陰流淌,陰陽交合,如夢似幻。電影中,這束光的掌控者,正是影視行業的幕后英雄——燈光師。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緊握著中國影視劇中“生殺大權”的燈光師,竟多數都是咱河南人。
據網絡大電影《鄭漂一族》總導演胡海濤介紹,根據業內交流的信息,目前國內的燈光師中,八成都是河南人,武行中六成都是河南人。
他說,河南的燈光師群體十分龐大,很多劇組的燈光師都是河南的。同樣,依托少林武術,河南每個縣域都有習武人員,他們學成后一般從事影視行業,使得武行中六成都是河南人。
他還表示,河南電影人基數大、分布廣,“如果說80%的影視人都聚集在北京,那么80%的劇組里都有河南人。河南電影人已經深入到了電影工業的多個環節。”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