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提到,此次重新編制印發的《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1-2035年)》與國家規劃相同步,與河南經濟發展相匹配,整體上有6個新特點:
一是進一步優化高速公路大通道布局。省際出口增加至68個,平均間距縮減至39公里,調整優化大通道布局,讓支線變干線、末梢變節點,實現了路網再平衡,與周邊省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及沿海發達地區聯系更加緊密。
二是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復合通道。新增分流路線9條,擴容改造路線15條,完善連霍和京港澳復合通道,提升通行能力,解決鄭州、洛陽都市圈重型車輛過境帶來的交通擁堵和環保壓力。
三是進一步強化綜合運輸及與節點樞紐銜接。實現49個高鐵站、9個民航機場、9個水運港口10分鐘上高速,180個產業集聚區、115個主要物流園區20分鐘上高速,所有4A及以上景區30分鐘上高速。
四是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區域的服務支撐。重點建設新增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項目和“兩圈三山六通道” (聚焦鄭州、洛陽都市圈和大別山、太行山、伏牛山發展項目,強化京港澳、連霍、大廣、二廣、寧洛、北沿黃等六大主通道建設)高速公路項目,有效提高重點區域路網密度、交通網韌性,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五是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在已建成高速公路上規劃新增出入口154個,基本實現所有省轄市形成高速公路環線,周邊出入口達到8個以上;所有縣有兩條及以上高速公路通過,縣城有4個以上高速公路出入口;所有鄉鎮距高速公路出入口20公里以內。
六是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充分利用重要河流橋位資源,做到高速公路與鐵路等共建共用橋梁。注重高速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與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新增出入口靈活多樣、因地制宜減少占地和投資。
編輯:張麗
統籌: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