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服務保障‘六穩’‘六保’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服務保障“六穩”“六保”、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開展情況,并公布4起典型案例。
提高政治站位,“硬指標”和“軟環境”齊抓并進
去年以來,新鄉中院共審結五類案件(金融借款、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委托合同、承攬合同)5729件,涉案標的九億九千萬余元。新冠疫情期間,新鄉中院通過云庭等互聯網方式開庭審理324件,確保企業的合法權益及時得到支持和實現,為助力企業發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我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民營經濟‘兩個健康’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堅強有力的執法司法保障。”新鄉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任春平介紹,該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硬指標和軟環境齊抓并進,不斷增強服務企業的自覺性、主動性,提高司法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能力和水平。
新鄉中院先后研究制定出臺多項制度規定,指導基層法院貫徹穿透式審判思維,破解審判突出難題,維護裁判尺度的穩定性和統一性。結合“送法六進”等活動,該院深入轄區企業走訪調研,進一步征求轄區企業的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等專題培訓,增進其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
該院還建立了涉企案件“綠色通道”,依法及時高效審理涉企糾紛,為轄區企業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充分發揮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在更高水平上踐行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題,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提升審判質效,以司法高質量助推經濟發展高質量
任春平說,新鄉兩級法院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范的司法辦案理念,聚焦與司法工作緊密聯系的“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三項指標,主動轉變工作理念、創新服務舉措、提升司法效能,不斷增強服務企業的自覺性、主動性。
出臺措施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新鄉中院先后出臺了《民間借貸案件突出問題治理的若干意見》等制度規定,運用調解和解等方式,促成銀企雙方共渡難關,防止金融機構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針對企業聯保互保問題,優先強化債務人責任,防止在沒有窮盡主債務人責任的情況下要求擔保人承擔責任,防止加重保證人責任風險。
強化善意執行理念,慎重實施強制措施——該院出臺了《執行實施案件辦理流轉規程》等規定,對暫時困境企業,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并通過債轉股、分期執行、執行和解等方式,努力做到不中斷資金往來,不影響生產經營。特別是疫情期間,新鄉中院出臺“支持保障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十項措施,對被執行人企業采用“活查封”等方式進行財產保全。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新鄉中院發布《關于為推進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知識產權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深化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和多元化解機制改革;與市場監管、版權等行政主管部門密切協作,成立知識產權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多元化的司法服務;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審判,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刑事司法方式和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侵權成本。
完善企業訴求反映和權益維護機制——通過12368熱線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訴訟服務的基礎上,設立了營商環境督辦專線,積極與工商聯、各地商會、聯合會溝通,暢通民營企業反映問題的渠道。對反映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控告、申訴,實行專人負責,規范管理、及時回應民營企業訴求。(編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