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平安啟動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工程”,構建健康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三大機制,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痛點”和“盲點”。
平安產險黨委秉持“真扶貧、扶真貧”工作原則,積極創新,發揮“金融+科技”雙重優勢,推出首個以保險創新撬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精準鏈接貧困戶的造血式金融扶貧模式——“平安扶貧保”,建立一整套“產前撬動扶貧資金+產中賦能品牌建設+產后防止返貧”的全方位生產生活保障體系。
深度攻堅:橄欖油香大涼山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的“直過區”,也是全省最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之一,懸崖村的脫貧攻堅則最為艱難。
貧困戶某色爾者在2019年前,一家五口只能靠2000多元年收入維生。后來,他參加了土地流轉種植油橄欖計劃。2019年,僅靠土地流轉就收入4800多元。中澤橄欖油公司還聘請他到基地工作,每年收入12000多元。現在,他不僅在政府幫助下住進新家,更靠勞動獲得穩定收入,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讓某色爾者受益的,是平安產險落地懸崖村的產業扶貧項目。2019年6月5日,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牽頭與涼山州簽署“三村工程”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在懸崖村落地“村官”項目。
獨具特色的“平安扶貧保”模式,通過信用保證保險提供擔保,彌補農村信貸空白,為涼山州中澤橄欖油公司提供無息無擔保的產業扶貧貸款支持,再以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為樞紐,通過“土地流轉+股權分紅+種植務工”方式,為懸崖村貧困戶提供穩定收入,以實現產業增收,脫貧致富。目前,懸崖村的油橄欖產業初具規模。2019年參加油橄欖種植的20戶貧困戶均已脫貧。
2019年,“三村工程”項目在涼山全面落地。平安產險針對涼山州會東縣藍莓種植產業、昭覺縣支爾莫鄉油橄欖種植產業,提供合計3800萬元的貸款利息補貼,專項用于“產融一體”扶貧項目貸款貼息。今年3月,為鞏固脫貧成效,平安產險追加投入100萬元專項扶貧產業貸款貼息資金,并提供必要的風險保障。
把產業興盛之“根”扎進大涼山,是平安產險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縮影。
3年多來,“平安扶貧保”模式已覆蓋14個省(自治區),落地逾百個產業扶貧項目,累計提供產業扶貧貸款超8億元,聯結建檔立卡貧困戶約7.5萬人次。在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等地更落地8個產業扶貧項目,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超1365戶次,預計年戶均增收約2500元。
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這是平安產險給出的產業扶貧答案。
精準滴灌:把“平安扶貧保”帶上懸崖村
懸崖村本名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位于1400—1600米的山坳之中,站在山腳仰望山頂,800米的垂直距離令人生畏,上懸崖村要攀爬2556級、總長度2.8公里、傾斜度超過60度的鋼梯。
這樣的“天路”,普通人要爬3個小時,而張權武一年多走過數十次。
“我走慣了,2小時左右就能爬到山頂”,他說。
數月調研,張權武發現,懸崖村山頂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非常適合種植三七、油橄欖等特色農產品。如何發揮“平安扶貧保”優勢,將“輸血”式轉向“造血”式扶貧?他偶爾得知涼山州中澤新技術開發公司致力于發展油橄欖育種、育苗基地、油橄欖榨油工廠項目,產品在國際市場多次獲金獎。“我真的感覺像撿到寶了!”,說起舊事,他依然開心。
張權武是平安產險涼山地區脫貧攻堅主要負責人,一直在尋找優質企業合作,希望利用公司產業扶貧政策資源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憑著不放棄的勁頭,他在涼山種下油橄欖“致富樹”,讓豐收的喜悅遍布曾一貧如洗的土地。
10月13日,2020年四川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出爐,張權武被評選為“四川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是四川保險行業唯一獲獎的先進個人。
奮戰在深度貧困地區的平安產險人還有很多,四川就還有4位黨員和干部,分別在井研縣竹園鎮德銀村、旺蒼縣麻英鄉龍珠村、樂至縣金順鎮管家溝村三個深度貧困地區全職駐村。
鉆深山溝溝,啃最硬骨頭。這是平安產險給出的脫貧攻堅答案。
穩固成果:持續保持攻堅態勢
“小康中國”近在咫尺。但并非終點,還有無數新考題擺在眼前。
一些摘帽縣、退出村、貧困人口脫貧基礎并不牢靠,尤其“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三區三州”地區,返貧風險不容忽視。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一手抓脫貧,一手抓防返貧。
平安產險創新設計推出“平安防貧惠農保”,覆蓋貧困戶和低收入易貧戶,保障因病、因學、因災致貧返貧等風險,解決燃眉之急,也保障了生產生活持續穩定。同時,通過捐贈特色農險、人身意外險等一攬子保險,提供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財、物等全方位保障,已向四川布拖縣、云南怒江瀘水市等“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近4.29萬名貧困戶捐贈防貧惠農保險,保障風險28.25億元。
今年6月,平安產險開發了“平安民生保”一攬子指數型防貧保險產品,將生活成本指數保險、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及巨災天氣指數保險涵蓋在內,旨在解決后扶貧時期、小康路上已脫貧人口易返貧等問題,是對脫貧“摘帽”后扶貧保險發展思路的積極探索。
“平安民生保”已在陜西佳縣落地試點,為棗坪村、大社村103戶貧困戶及相對貧困戶提供了上百萬元生活成本風險保障。河南、四川、新疆、廣西等地區的試點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王筱)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吳靜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