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展會項目保持長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
2020年10月16日至19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剛剛落幕的第26屆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簡稱鄭交會),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創新。
本屆鄭交會以“新經濟、新業態、新消費,共享中國經濟發展新未來”為主題,一改過去單一“展”的形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一系列高峰論壇、行業大會、商貿合作、展覽展示、成果發布、配套活動等總共6大類活動,升級為“展+會+賽+直播”新模式,從“1”華麗蛻變成了“非常6+1”。
鄭交會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正在美麗蛻變!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鄭交會供圖

【“非常6+1”,創新成為今年鄭交會的亮點】
展會生存的基礎是滿足企業需求。企業發展和生存的永恒動力則是變革創新。
據此,唯有創新才能讓展會在后疫情時代持續地舉辦下去。
這也是第26屆鄭交會屢出奇招的主要原因。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于是,本屆鄭交會推出了線上+線下、互聯網+展會的新型模式,嘗試打造一個“不落幕”的鄭交會。參展商可以通過網站、微商城等形式,與采購商對接,消費者也可以選擇線上、線下多渠道選購鄭交會商品。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黃河流域沿線省(區)市創新發展,鄭交會首次舉辦了中國(鄭州)國際商貿合作論壇暨黃河流域商貿合作峰會。大會同期設立“黃河流域省市商品展區”,重點展示綠色食品、生態食材、老字號商品等,為推動黃河流域沿線各省區商品流通、貿易合作提供展示、交易平臺。
為了提升“黃河流域省市商品展區”的專業度,鄭交會還舉辦了 “中國菜——河南味道”發布會、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民星廚藝挑戰賽、2020河南餐飲產業互聯大會,五大主題活動聯袂打造餐飲食材行業最強展會組合。
此外,鄭交會還推出了行業專題展,如茶產業展區、人居文化與房地產展區、教育服務與用品展區等,為展商、客戶提供現場演藝、互動體驗、對接洽談、網紅直播、等配套服務。
今年首次引入了全國自有品牌大會暨螞蟻商聯年會,現場吸引了來自國內的4500名商超采購商。
另外還舉辦了第四屆中原批發商大會、2020年中國創業者大會等,打通批發商群體、創業家群體、商超群體的資源聯動,實現異業互動,讓政、商、學等跨界、跨省形成充分對接,讓產業鏈上下游實現充分融合,讓論壇和展會得以互相促進。

【服裝企業外貿轉內銷,鄭交會成“試金石”】
對于商貿從業者而言,鄭交會是其拓客源、促消費的絕佳機遇。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的背景下,外貿從業者正在重新定義鄭交會的促內需功能,鄭交會不僅是鄭州乃至國內市場四方客流的積攢池,更是外貿企業嘗試內銷的巨量窗口。
鑒于此,本屆鄭交會推出了“外貿精品,惠購中原”系列活動之二河南服裝服飾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銷會。參展企業125家,展品涵蓋男女服飾配件、家用紡織品、母嬰用品、兒童服飾、家居服等服裝服飾日常消費各個方面。展會旨在搭建促消費、惠民生活動平臺,幫助外貿企業積極拓展國內市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的產需對接,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
睢縣中宇馬具服裝有限公司經理劉亞新,就是正在尋找國內市場契機的外貿從業者之一。羊剪絨、馬具等皮毛及皮革制品,曾是劉亞新對英國、美國、德國等出口的主要產品,更加符合國外消費理念的皮毛皮革制品讓劉亞新并未發覺國內市場日漸增長的消費潛力,而疫情“黑天鵝”造就了意外的破局。
對于劉亞新來說,鄭交會是外貿企業拓荒的試金石,也是入駐國內市場的敲門磚。劉亞新說,我們不在意產品能否賣出去多少,鄭交會帶來的十余萬客源能讓更多人來了解、體驗我們的產品,我們因此能夠通過鄭交會得到產品的國內市場調研結果。
第一次參展,鄭交會的消費者們給出了很好的反應,劉亞新也因此窺探出內銷的龐大潛力,“我們會一步一步的走入國內市場,根據國內的消費理念不斷調整自己的產品定位。”對于劉亞新來說,鄭交會就是他入局國內循環市場的試金石,也是由外轉內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河南服裝服飾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銷會的展覽陣容不容小覷,展覽面積在6000平方米,黛瑪詩、領秀·夢舒雅、杜鵑鳥、風行凱奇、貝斯蘭德、貴姿等125家品牌服裝企業齊聚鄭交會現場。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馬健表示,要利用好鄭交會這個平臺,著力為外貿型企業紓困,幫助外貿型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推動出口產品內銷的產需對接,促進河南省內外貿深度融合。
【會展業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綜合實力】
高質量的展會,可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綜合實力。
2019 年,中國辦展數量前三省份依次是上海、廣東和山東。
其中,上海共舉辦展覽 545 個,廣東省舉辦展覽 479 個,山東省共舉辦展覽 306 個。
2019 年,我國展覽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上海、北京和廣州繼續領跑全國展覽業發展,深圳、青島、鄭州、成都、杭州和重慶等城市展覽業發展優勢加快顯現。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下,天津、武漢和深圳等城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會展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
2019年,北京市展覽業直接收入61.1億元,按展覽面積推算,北京市展覽業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約為3369億元,北京市2019年城市GDP為35371.3億元,推算北京市展覽業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約占城市GDP總量9%。
2019年,上海市展覽業直接收入180億元,實現拉動經濟社會效益1600億元,全市GDP總量為38155.32億元,展覽業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約占城市GDP總量的4.2%。
2019年,深圳市展覽業直接收入150億元,實現拉動經濟社會效益1350億元,全市GDP總量為26927.09億元,展覽業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約占城市GDP總量的5%。
【多個國家戰略疊加,鄭交會亟需升級為國家級展會 】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市的會展經濟也相當可觀。
2019年,鄭州市共舉辦展覽240個,展覽面積301萬平方米,展覽業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約340億元,占全市GDP總量的2.9%。
而鄭交會,作為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商務廳和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性大型經貿活動,自1995年舉辦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堅持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方向,注重提升國內影響力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近幾年,鄭交會每年的展出面積都穩步在6-8萬平方米,展示商品緊緊圍繞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服務河南消費市場。經過26年的發展,鄭交會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消費類展會,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在這個基礎上,第26屆鄭交會首次推出中國(鄭州)國際商貿合作論壇暨黃河流域商貿合作峰會,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與中部崛起國家戰略很好地進行了融合、對接。
縱觀國內,像上海的進博會,廣州的廣交會,南寧的東盟會,廈門的投洽會,成都的西博會等,都屬于國家級甚至國際性的展會,而河南省會城市鄭州,在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多個國家戰略的疊加下,已具備舉辦國家級展會的條件。
智能手機出貨量接近3億部,占世界的七分之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10; 2019年河南全省GDP總量居全國第5位;2019年,河南貿易類展會居全國第6位,鄭州辦展數量居全國第5位……這樣一個人口大省、消費大省,河南也確實需要一個國家級展會。
作為黃河流域兩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和經濟總量唯一過萬億元的城市,鄭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扛起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的責任,開啟了鄭州發展的“黃河時代”。
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鄭交會正在美麗蛻變。
以夢為馬,未來可期。
統籌:趙強
編輯:王訪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