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和汽車市場,都有句俗話叫“金九銀十”。9月份,全國汽車市場零售數據出爐,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7.4%,體現了9月的含金量。

【數據】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接近翻倍

【市場】不服不行,真的好賣,客戶里年輕夫婦第二輛車占據80%
統籌:趙強
編輯:王訪賢

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更是表現搶眼,批發量、零售銷量分別同比增長99%、84%。
車型銷量排行上,一款國產小車“降維打擊”,超過了特斯拉。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文/圖

【數據】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接近翻倍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2020年9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91.2萬輛,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12.2%。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新能源細分領域表現出了驚人的增長。9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就是經銷商向廠家訂車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
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11.1萬輛,同比增長84.2%,累計銷量60.1萬輛,同比下降19.3%。
可以看出,9月份新能源領域無論是批發銷量還是終端零售同比都接近翻倍。為啥今年9月新能源市場這么火?
“9月份新能源市場確實表現非常亮眼,主要是市場格局出現變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他分析,首先,去年同期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市場低迷,因此基數較小;其次,今年上半年銷量受疫情影響大,下半年銷售任務重,廠家都采取各種措施期望實現年末增量;另外,國產特斯拉的入場產生了“鯰魚效應”帶動了新能源市場活力,而國內傳統廠商和新勢力廠商都開始在新能源領域發力。
【榜單】這輛小車銷量超過了特斯拉
除了整體銷量上的增長,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售排行榜也頗有看頭。

(數據來自乘聯會)
自從國產特斯拉登陸上市,就一直穩居新能源銷量車型榜首。
就在其他國內廠商還在絞盡腦汁在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領域提升產品力時,五菱反其道而行之,對特斯拉施行了降維打擊。
3.88萬頂配售價,續航只有170Km的小車五菱mini,在不少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看來配置低得可憐。
然而在“嘲笑”中上市的它,9月份銷量超過1.4萬臺,完成了眾多廠家都渴求的成績,成功登頂排行榜。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特斯拉,榜單中前十名中其余都是國產品牌。其中長城歐拉R1憑借新車型上市月銷5000臺,同比增長200%。廣汽新能源埃安AionS、奇瑞eQ、比亞迪漢、理想ONE、蔚來ES6均在TOP 10 ,可以看出國產廠商在新能源領域的實力。
“一方面是市場需要、另一方面是五菱需要。”對于五菱mini銷量增長,崔東樹如是分析。
他表示,市場對于廉價低門檻的新能源車有需求。另一方面,我國目前對車企施行新能源積分制,即銷售燃油車的同時,要配比銷售一部分新能源車,從而獲得積分,積分不達標將被限制生產銷售。五菱因此需要一款爆款車為其貢獻新能源積分,也就愿意推出一臺物美價廉的車型。
【市場】不服不行,真的好賣,客戶里年輕夫婦第二輛車占據80%
在目前售賣的新能源汽車里,五菱mini可能是續航里程最低的,這車是新一輪騙補嗎? 誰在買這車?
帶著這樣的疑問,10月21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位于鄭州市城東南路的一家五菱4S店,有業內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是鄭州市場五菱mini賣得最好的一家門店。
五菱Mini被擺放在了入門后最顯眼的位置,可以看出這臺車的重要地位。
“7月份上市前,全國消費者就盲訂了3萬臺。7月上市以來,確實銷售不錯,在我們店,這個車每月銷量增長在20%-30%左右。”該門店銷售經理靳松浩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其實,鄭州并不是河南市場銷售最好的城市。據了解,洛陽、商丘、南陽等地銷量更是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洛陽昨天賣了50輛。”業內知情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而上述三個城市9月份大概貢獻了1000多輛。
有人調侃五菱Mini像沒有屁股的五菱面包車。就好像大家都調侃說“十三香”,都逃不過“真香”定律,身體很誠實地買了iPhone12,五菱Mini的低門檻確實吸引了一部分受眾。
靳松浩介紹,“80%購買者是家中有車的年輕人,作為第二輛代步車,用于買菜、接孩、上下班。還有20%是剛工作首次買車的年輕人。”
另外,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款車由于續航里程低,并不享受國家補貼,因此也就不可能屬于騙補隊列。
3.88萬售價、兩門、4座、續航170、有空調,只有一個安全氣囊,可以說能簡配都簡配了,但它卻滿足目標人群需求。廠家還推出了4999元包牌提車,余款免息分期的政策,對于年輕人的誘惑很大。
靳松浩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款車產于山東。五菱內部在推出之前也是做了大量市場調研。主要就是瞄準山東、河南市場。因為這兩省有大量老年代步車存量。這些車因不符合法規,陸續將不能上路,因此有銷售潛力。
而市場也驗證了五菱的判斷。
就如同拼多多用低價策略硬生生從淘寶手中搶過電商市場份額一樣,低價策略在中國確實屢試不爽。
崔東樹也認為,除了換取新能源積分,五菱Mini不會曇花一現,在下沉市場潛力巨大。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五菱這種做法固然值得學習,但是國內其他新能源廠商還是要花更大力氣提升產品力,不僅以量取勝,還要以質取勝,才是長久發展之道。
編輯:王訪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