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公安部副部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杜航偉組織召開會議,部署即日起在全國開展“斷卡”行動。那么,這個行動將對反詐工作帶來哪些深遠影響?會不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為您詳細解答。
“斷卡”行動斷的是哪些卡?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的一大根源,是因為電話卡、銀行卡的管理失控。大量“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被騙子購買后實施詐騙,給警方的追查和打擊帶來巨大困難。因此,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具有重大意義。
在手機卡方面,既包括我們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也包括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同時還包括物聯網卡。
在銀行卡方面,即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賬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為什么實施“斷卡”行動?
第一,危害特別大。
“實名不實人”的電話卡,不但被犯罪分子用來搞電信詐騙,還會用來搞網絡販毒、網絡賭博等犯罪,這些犯罪現象對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更關鍵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大學生、村民,在被開卡中介忽悠后,不惜犧牲自己的信用辦理電話卡、銀行卡販賣,最后被法律懲處或者信用懲戒,此生再難有翻身的機會,十分讓人痛心。
第二,時機已成熟。
2016年9月開始,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銀行以及最高檢、最高法等出臺的多個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文件、法律解釋中,都提到了嚴管銀行卡、電話卡的措施,為該項行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支持,同時經過長期實踐,各部門已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能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第三、國家高度重視。
實施“斷卡”,社會影響力重大,體現了國家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的決心。
“斷卡”行動將采取哪些舉措?
采取打擊、整治、懲戒三大舉措。
打擊誰?打擊的是“兩卡”買賣鏈條上的所有人。
主要包括四類團伙。
第一類,開卡團伙。
自行或者經組織前往銀行、營業廳或者通過信息化手段開辦銀行卡、電話卡的人員(即“卡農”),以及金融機構、運營商內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開設電話卡、銀行卡或者為開設提供便利的“內鬼”。
第二類,帶隊團伙。
誘騙或者組織他人開辦電話卡、銀行卡的團伙,這類團伙經常以“掃村”、“掃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學生辦卡,性質十分惡劣。
第三類,收卡團伙。
主要是接收帶隊團伙手機卡、電話卡的團伙,這些人又稱“卡頭”。有些物流公司、公司的員工也參與收卡。
第四類,販卡團伙。
主要指層層販賣電話卡、銀行卡賺取差價的人員。
整治誰?整治的是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
重點地區應該主要包括兩個地方:
一是“涉案”兩卡較多的開辦地、戶籍地。
比如某些大學城、農村,整個學校、整個村子幾乎全員出動開卡、賣卡,這一定是當地的基層治理出了問題,要重點整治。
二是“涉案”兩卡的中轉地。
比如毗鄰東南亞國家的云南、廣西,邊境口岸較多、交通便利的廣東、福建等,是“兩卡”被郵寄或者被攜帶出境的重點地區,也會嚴加整治。
重點行業也包括兩個地方:
一是金融行業,主要包括各銀行網點、第三方支付機構。
二是通訊行業,既包括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虛擬運營商,也包括他們的代理渠道、線上銷售渠道等。
懲戒誰?懲戒、曝光的是“兩卡”違法失信人員或者單位。
打擊、整治肯定會采取一系列刑事、行政乃至民事手段,追究違法犯罪嫌疑人或者單位的責任,甚至要求其賠償相關損失,但是對于危害程度較輕、尚構不成違法犯罪的人該怎么辦呢?就是要“懲戒”。
公安部、人民銀行已經出臺多個文件,對出租、出售、出借、購買銀行卡的懲戒措施已經十分完善,只要公安機關認定,就暫停其5年內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和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開立新賬戶。(張弘揚)
來源:中信銀行鄭州分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