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項目都需要學生通過利用各種物理原理,發揮創造力來取得比賽勝利。
在運輸競速賽中,參賽選手兩人一組利用提供的材料箱,在規定時間內制作一輛運輸車,搭載指定重物后測量小車在長5m、寬1m的長方形賽道上從起點到達終點所用的時間,時間最短者取勝。
投石機比遠賽,需要參賽者利用主辦方提供的材料箱,在規定時間內制作一臺重力式投石機,在寬1米的賽道內進行投射,投射最遠者獲勝。
保齡球賽則將運用到編程知識,參賽者要利用主辦方提供的材料箱,自主拼裝一臺機器人,并給機器人編寫程序,使其盡可能多地推倒賽場上的瓶子,推倒瓶子數量多者獲勝。
“快,已經調試好了,你到賽道盡頭確認小車位置。”運輸競速賽現場一名參賽小選手和隊友溝通協作。
“通過參加比賽,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增長見識,還可以和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一起切磋交流。”來自鄭州市中原區外國語小學的帶隊老師謝琳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是第三次帶領學生參加科學運動會。
23日上午的運輸競速賽(三年級組)比賽中,來自隴西小學的朱昱澤、張藝錦奪得了冠軍。
鄭州科學技術館活動部部長劉繼芳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此次科學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和以往相比有所改變,更加側重提升參賽選手的創造力:“我們取消了乒乓球塔賽,保留了投石機比遠賽、保齡球賽,并將小車競速賽改為運輸競速賽,增加了對小車運輸重物的要求。”
據介紹,本屆運動會依據報名先后順序確定前100個報名學校為參賽學校。經過前期的輔導教師培訓和各個學校內部激烈嚴格有序的預賽選拔,最終104所中小學校441支參賽隊伍的882名學生脫穎而出獲得決賽資格。

統籌:趙強
編輯:郭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