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金融研究院、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重磅發布《低利率時代資產配置白皮書》,旨在向大眾提示,在全新市場環境下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和基礎邏輯框架。報告認為,隨著政策利率、市場利率持續下降及各類風險頻發,中國居民的資產配置迎來拐點,開始從“存錢”思維向“投資”思維轉變。
資產配置將更多借助保險等專業化工具和機構
報告指出,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全球無風險利率基本處于單邊下降的趨勢中,自2008年之后全球利率總體位于較低水平。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利率開始趨近于零。可以說,目前全球處于“三低”境況——“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
當前“新中產”財富配置呈現三大特征:不愛銀行儲蓄,更想搏一搏風險收益;房地產依舊是壓艙石;“銀發理財”養老產品需求提升。與此同時,在財富管理上也存在三大局限:對資管新規去剛兌的認識不夠;在證券投資方面存在羊群效應和僥幸心理;多元化分散投資渠道有限。
報告建議,在變動的市場形勢中,居民主動作為,調節資產配置組合,可以在平衡風險和收益的情況下,獲取預期回報。一是需要改變以房子為主的資產配置,需要進行多元化配置,進一步分散風險;二是需要根據自身需求,諸如養老等需求,形成更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策略。另外,資產配置可以借助機構完成,配置需求不復雜的,可以嘗試智能投顧,費率低,還能形成自身的配置策略;配置需求復雜的,需要由專業機構幫助完成配置,諸如涉及財富保值增值、財富傳承等,需要借助信托、保險等更專業化的工具和機構。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升級
目前,隨著居民風險意識的不斷提高,保險態度從“要我買”逐漸過渡為“我要買”,這在今年疫情后表現得更為明顯。21世紀經濟報道隨機進行的200人抽樣調查顯示,約80%的受訪者稱“保險很重要”,約56%的受訪者稱“愿意購買保險,提升個人和家庭保障”。
報告建議,在進行保險產品配置時,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是保障類產品:包括疾病、醫療、壽險等,其對生命、健康獨特的經濟損失補償功能,仍是資產配置時所需考慮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年金型產品,年金保險與萬能保險的組合,既保證利益,又能夠通過萬能結算利率享受長期經濟發展成果,是目前進行長期資產配置的較好選擇。
日前,平安人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煥新升級兩款年金型保險產品計劃——“財富金瑞2021保險產品計劃”(下稱“財富金瑞21”)、“金瑞人生2021保險產品計劃”(下稱“金瑞人生21”),通過“財富+健康”雙守護,助力客戶生活品質提升。
據悉,“財富金瑞21”最快8年滿期,“金瑞人生21”最快10年滿期,生存金更快進入聚財寶對應(萬能)賬戶享受持續增長;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聚財寶對應賬戶連續60個月保持有競爭力的穩健結算利率(注:聚財寶賬戶過去收益不代表未來收益);不區分保費段,所有投保客戶都可享受有競爭力的穩健結算利率,投保年齡最高擴充到75周歲,讓高齡客戶享有堅實的財富后盾;延續輕癥倍護,在滿足保險合同約定的情況下,發生輕癥后獲得特定輕度重疾保險金……
平安人壽將始終堅持保險姓保,突出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功能,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此次聯合發布低利率時代資產配置白皮書,旨在通過梳理全新市場環境下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和基礎邏輯框架,向客戶普及金融知識、保險理念,為客戶合理配置資產貢獻力量。(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 通訊員薛光明)
來源:平安人壽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