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 記者 郭丁然 見習記者 郝瑞玲
18年的老朋友與論壇共成長
“我們都很幸運,每年年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都會給大家搭建這個平臺,提供機會,在這里能夠領略到哲學大家、方法論大家帶來的思想和智慧。”再度站在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舞臺上,胡葆森感慨道。
胡葆森回憶,論壇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6年,不僅每年他都是見證者,他與大河財富論壇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8年前,在大河財富論壇誕生前,他還帶領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記者編輯去北京學習辦會經驗。
胡葆森說,從財富論壇16年風雨兼程、影響力越來越大來看,一件事只要方向是對的,它的價值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凸顯。回顧不平凡的2020年,執掌企業就是要在種種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擁抱變化中靈活創新。
擁抱大數據、互聯網,在不確定性中找確定性
通常,人們習慣于把實業,房地產等產業劃歸為傳統行業,把大數據、互聯網等劃歸為新興行業。
“前幾天參加一個企業界聚會時,一位青年企業家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胡葆森說,這位企業家認為,傳統行業和現代行業是根據科技含量和技術含量來區分的。即使你是一個傳統行業,但是你擁抱了大數據、擁抱了互聯網,你就有可能成為高科技企業。判斷一個企業有沒有前途和未來,在財務報表上看有沒有研發費用。
這也意味著,扎根傳統行業的企業要聚焦怎么樣擁抱大數據、怎么樣擁抱互聯網。例如,在房產行業就可以考慮,如何在小區里面把智慧家庭、智慧社區變成下一步創新的方向。
他認為,很多問題都是不確定的,但是有些東西又是確定的,比如人性。傳統中,企業是封閉的,但是現在新的管理理論,就是要把企業變成一個開放的企業。他舉例,騰訊、阿里如果不是抱有開放的態度,就做不了這么大。
此外,他表示,在疫情中企業要學會做動態的計劃。
“上市公司通常要做一年的計劃,至少每半年、每個季度都有計劃,但是現在不行,所以要有動態的計劃。” 胡葆森說,2020年恰逢百年不遇之大變局,疫情暴發后沒有人能夠預判到它會發展到哪一種地步,但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企業決策層仍然要反復商討戰略,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靈活地運用創新,這才是企業決策者的使命。
統籌:趙強
編輯:郭丁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