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張靜 田軻 陳杰
12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和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了解到,通過強化扶貧產業供電服務保障,光伏扶貧電量全額消納,購電費按月支付和,新能源補貼及時轉付和低保五保戶電費減免等政策等舉措,受幫扶群眾奏響了產業致富曲,也托起了幸福夢。
【1】 電網升級助推櫻桃產業培育
新安縣櫻桃種植由來已久,位于該縣五頭鎮、磁澗鎮境內的櫻桃谷長約17公里,種植面積5萬余畝。近年來,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以實實在在的服務,助力群眾將小櫻桃培育成了大產業。
磁澗鎮奎門村村民吳強國一家以種植櫻桃為生,他介紹,“種櫻桃是個技術活,20年前村里種櫻桃,還是靠天吃飯”,后來,隨著農網改造的實施,動力電通上了山,他和另外幾家村民合伙打了深井,將水引到了果園,自此櫻桃產量日趨穩定,收入也多了,他家還建起了三層小樓。
早些年,雖然櫻桃谷土壤、氣候條件優越,適宜櫻桃種植,但種櫻桃需要充足水源,櫻桃谷卻溝深坡陡,有水難灌溉。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積極響應群眾訴求,多方爭取資金進行電網升級改造,并針對櫻桃種植面積的擴大,不斷增加電力設施投資,使當地配電網狀況有了較大提升,供電可靠性明顯提高。
供電能力的不斷強化,直接推動櫻桃產量和品質提升,同時在種植新理念、新技術的“催化”下,短短幾年時間,當地新建櫻桃園占比實現反超、效益實現倍增。
【2】幫困扶貧為群眾引富路
新安縣五頭鎮胡溝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貧困人口295人,可耕地面積少,現代農業發展滯后。按照扶貧工作要求,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74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詳細了解貧困主要原因,制定出切合實際的脫貧規劃。
2016年至今,該公司將實施到戶增收、幫助實施家庭養殖、發展油用牡丹和大棚蔬菜種植等項目作為貧困戶增收脫貧的重要舉措,在技術和資金上給與支持幫助。積極實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改造低壓供電線路和道路改造、維修高位蓄水池,解決群眾電、水、路方面的難題。
據統計,僅2020年,該公司就協助胡溝村完成了39戶到戶增收項目和520米村組道路鋪設任務,解決了7戶貧困戶吃水困難的問題。同時組織51戶貧困戶在村部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戶引進新品種紅薯苗,提高產量。目前,該村從事種植養殖的農戶達到40多戶。
【3】特色扶貧惠民生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新安縣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在石井、曹村、北冶等鄉鎮,形成了以香菇、大杏、石榴種植為主的特色農業,多渠道增加了群眾收入。
基于此,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結合縣域經濟發展規劃滾動修編電網發展規劃,對石井、曹村等鄉鎮的貧困村組優先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安排專屬客戶經理對接扶貧產業發展用電需求,做到辦電快、接電早、用電穩。今年1至11月該公司就完成了扶貧類客戶報裝20戶,報裝容量4595千伏安。
由于新安縣石井鎮黑扒、安里等村香菇大棚集中、種植戶較多、用電量較大,該公司不定期組織員工走進香菇種植基地,及時解決好棚內菌棒噴水、夜間照明等用電問題。同時全面落實國家電價政策,做到用足用好、執行到位,保障扶貧產業發展用電。開展扶貧企業用能狀況分析,積極為具備節能潛力的企業開展用能咨詢、能效分析等用能服務,降低企業用能成本。
扶貧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趙書政表示,該公司將充分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鞏固脫貧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切實讓電力扶貧照亮群眾致富路。(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