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訊(記者 張藝 通訊員 張琳琳)12月9日,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南校區組織該校《黨史立志》校本課程的“中國夢”小組師生,開展了“走進‘百年鄭州’,傳承二七精神”主題活動。
在教師貴月、王莉、房梭梭的帶領下,該校“中國夢”小組全體少先隊員以德化街為縱軸、二七紀念塔為起點,直到二七紀念堂,通過一條街閱盡鄭州近百年歷史。
“在本學期‘中國夢’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已經在《大國重器》一課中了解到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認識了以復興號為代表的‘中國速度’、以‘天宮二號’為代表的‘中國高度’、以‘蛟龍號’為代表的‘中國深度’。為了加深孩子們對老家鄭州的了解,特意安排了這次‘百年鄭州’展覽的學習。”此次活動帶隊老師介紹。
關于鄭州百年來城市發展的大事件、親歷鄭州解放的老人張純潔創作的《鄭州解放之歌》、新時代商都的騰飛……跟著講解員的講解,學生們認真地記錄著鄭州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
活動結束后,“中國夢”小組成員馮雅婷還收集了同學們想了解的問題,化身“小記者”,采訪了從事鐵路工作的父親,為大家帶來一期“鐵路人談鐵路”節目;學生羅靜萱則帶領同學們跟隨著她母親的鏡頭走進高鐵動車里,近距離接觸和感受了鐵路人的工作環境。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在回顧鄭州近百年城市發展的脈絡中,增進對鄭州的全面了解,激發了愛國、愛家情懷,在《黨史立志》的校本課程中傳承和弘揚‘二七精神’。”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編輯 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