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力做好金融主業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國家扶貧大業,是近20年來中國民生銀行一直力行不懈的重要工作。早在2002年,作為承擔中央單位定點扶貧任務的民營企業,民生銀行對河南省封丘縣、滑縣和甘肅省渭源縣、臨洮縣開展結對定點幫扶,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重新部署定點扶貧任務,民生銀行的定點扶貧單位調整為河南的滑縣和封丘縣。這是民生銀行投身扶貧攻堅大業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開始。
從那時起,扶貧一直是民生銀行議事日程上的一項優先議題。民生銀行不斷創新方式載體,建立了聚合內外優勢的工作新模式,形成以河南滑縣、封丘縣定點扶貧為主,“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系列幫扶與“我決定民生愛的力量——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為輔的“一體兩翼”扶貧體系,打造出大扶貧的格局,成效顯著。
十八年埋頭耕耘,十八載愛心澆灌,兩縣面貌已煥然一新,分別于2016年、2018年提前實現脫貧摘帽,工作成效得到監管部門與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評價。
一、敢為人先,引領扶貧新模式
從一開始,民生銀行就意識到,扶貧不是一件“花錢就能辦好”的事。要想做好扶貧工作,必須精準識別貧困人群的需求和痛點,并通過信息、技術、管理等多元化資源的輸出,嘗試種種創新的方式去打通阻隔、消除痛點、滿足需求,從而找到切實有效的扶貧模式。
民生銀行敢為人先,積極嘗試各種創新的扶貧方法,像教育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文旅扶貧等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扶貧模式,民生銀行很早就開始了嘗試并收效頗豐。
一是開創教育扶貧的先河
2002年以來,民生銀行為定點扶貧縣提供無償幫扶資金超過1.5億元,探索開展以黨建扶貧為引領、教育扶貧為根本、健康扶貧為重點、產業扶貧為突破、金融扶貧為支撐、技能扶貧為呼應、消費扶貧為亮點、電商扶貧為探索、就業扶貧為補充,多層次、廣覆蓋、強滲透的“九位一體”精準扶貧體系。18年來,助力10余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使2.6萬余名貧困學生有書念、有學上,新建和維修校舍150余所,獎勵優秀教師6100余名,在京組織培訓優秀教師1000余名。
二是開創了信息扶貧的先河
2006年,考慮到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不對稱是制約我國很多貧困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民生銀行在2006年首創“信息扶貧”模式,聯合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10年累計出資超過1億元,支持其為全國農產品應急銷售、貧困地區旅游資源等播放廣告,向全國觀眾展示貧困地區豐富多彩的土特產品和美不勝收的自然人文景觀,推動貧困縣和全國農產品主產區“鄉村品牌”建設,有效解決農民進入市場的終端問題。截至2015年末,信息扶貧廣告共幫助全國28個省(市、區)422個縣(市)播出免費廣告,其中農產品應急銷售免費廣告共幫助推銷1,000億公斤滯銷農產品,受益農民超過千萬戶。
二、多方攜手,擴展扶貧朋友圈
民生銀行在長期的扶貧工作中,深刻意識到,只有發動和匯聚更廣大的社會力量一起參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民生銀行注重開拓思路,調動各方資源推動扶貧工作。以績效考核為抓手,將扶貧工作與全行年度考核掛鉤,有效調動全行上下合力攻堅;建設聚合優勢的工作模式,引入公益組織、外部企業、子公司一同參與定點扶貧工作,在教育、文化、電商等領域聚焦兩縣發展,擴展扶貧朋友圈,多方合作、優勢互補。
一是推動子公司民生電商和民生置業參與總行定點扶貧工作
民生電商在兩縣開設子公司,幫助扶貧企業和小農戶通過電商渠道增收創收,“豫北糧倉”滑縣的農作物及生鮮水果、“長壽之鄉”封丘縣的樹莓和金銀花等農作物紛紛走向全國,力爭將特色產品變成特色產業,將脫貧工具變成發展引擎。民生置業與兩縣開展戰略合作,在文化旅游、置業投資等領域幫助兩縣經濟發展。
二是引入高水平“外援”,一舉消除短板
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兩縣12名基層扶貧干部免費赴成都參與脫貧攻堅培訓班,并開展滑縣面粉產業幫扶項目;攜手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引入捐贈資金100萬元,用于兩縣健康扶貧項目;攜手字節跳動,舉辦“扶貧達人”線上培訓項目,用新媒體的方式和思維營銷當地特色產品;攜手本來生活,讓兩縣農產品直達都市白領餐桌;攜手好未來,將覆蓋中小學全學科、各年級的豐富線上培訓內容植入兩縣相關學校,直接對標一線城市。民生銀行請來的“外援”代表著國內的最高水準,兩縣未來發展從此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
三是借助“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引導社會公益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是民生銀行連續五年舉辦的、為中小型公益組織創新項目提供資助的品牌公益項目。隨著扶貧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民生銀行將“ME資助計劃”中扶貧領域的項目比例不斷提高。截至目前,資助金額超過5500萬元,資助的110個項目中扶貧項目達38個。通過ME項目,民生銀行的愛心、資金和經驗輻射得更遠更廣,也引來了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三、立足主業,金融賦能求實效
民生銀行注重發揮行業特色,通過“金融賦能”,從額度政策、利率政策、風險責任等方面實現精準扶貧貸款差異化管理,確保貸款規模持續增長,為金融同業生動示范了如何統籌好金融政策、資源資源、人力資源,實現資源整合最優化、扶貧效果最大化。
一是展現業務特長,定制金融產品,做好金融扶貧
民生銀行利用在服務大客戶、民營企業及小微企業方面的成熟經驗和創新產品,提供信貸支持和配套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當地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幫助縣域和鄉鎮小微企業擴大技改及采購經營。如在與新鄉某企業的合作中,除提供優惠利率授信外,還與政府、貧困群眾代表、企業簽訂金融帶貧四方協議,由企業出資,對失去勞動能力的或沒有合適就業崗位的貧困戶給予直接補貼,實現對千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2019年末向兩縣帶貧企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提供金融扶貧貸款授信2.55億元,在全國發放精準扶貧貸款32.29億元,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為貧困戶創業創收提供金融土壤。
二是挖掘客戶資源,協助招商引資,做好產業扶貧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民生銀行從長期積累的客戶資源中,甄選出有意愿、有能力且符合當地實際需求的優質客戶,為兩縣帶去資金、建立產業,通過產業發展穩固脫貧根基,協助拔出貧困之根,栽下幸福之花,對兩縣的支持更全面、更立體。
四、精誠所至,扶貧成果受好評
民生銀行的扶貧工作獲得了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和學術機構的高度評價,五次榮獲公益領域最高獎項——民政部“中華慈善獎”,多次摘取社科院“中國銀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第一名”。2019年,民生銀行扶貧案例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優秀扶貧案例”并位列第四名,《扶貧信息》第18期曾專門刊發《民生銀行多措并舉助力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同時,榮獲銀行業協會“最佳精準扶貧貢獻獎”、中國網“金融扶貧先鋒機構獎”、騰訊新聞“扶貧創新杰出企業”,并入選中國社科院“扶貧案例藍皮書”。(高翔)
來源:中國民生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