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
硬核、超贊、厲害……
12月16日至17日,在2021全國教育政務新媒體年會上,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拿獎拿到手軟”“圈粉無數”。
原來,會上發布的各項數據和獎項中,河南省教育廳憑著各新媒體平臺突出表現,獲得多項第一,成為全國各省級教育部門、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及部分教育政務新媒體聯盟成員單位爭相追捧、“拉仇恨”的對象!
【“領跑”全場,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強勢登場】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場全國的大會上,河南省教育廳不僅作了典型發言,還幾乎覆蓋了全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獎項的第一,并獲得了“網絡拉歌最佳傳播單位”,被確定為了“教育部政務融媒體創新創作基地”,榮獲了“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戰“疫”特別系列優秀案例。
會上,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發布了相關數據。
“在2020年省級教育部門中國教育發布APP教育號總體表現情況中,河南省教育廳名列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微信傳播力TOP10榜單中,河南省教育廳排名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短視頻傳播力TOP5中,河南省教育廳排名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微博傳播力TOP10中,河南省教育廳微博@河南教育獲得第二名。”在介紹到河南省教育廳的新媒體各平臺數據時,全場一片轟動。
因為,10W+文章數比第二名的300多篇足足多了1500多篇,這被現場不少同行稱為“河南現象”!
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陳凱介紹到,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在發布內容上圍繞民生關注問題、挖掘正能量素材、政務信息傳播,積極策劃選題;在內容生產上做到頂層統籌推進、內部縱向聯動、外部橫向聯通,做好產品內容策劃;同時,探索運行新機制、建立新體系、構建新模式、運用新技術,打造融媒傳播生態,形成強大的傳播效力。
目前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平臺粉絲量1173萬,今年以來共產出1847篇10W+文章,閱讀量超12億次;微博@河南教育粉絲數174萬,日均發布內容20條,閱讀量1.4億次;快手、抖音粉絲量175萬,日均發布短視頻8條,播放量11.45億次。
【“育人+服務”是政務新媒體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這場全國大會上,還有一項數據異常亮眼。
“2020年獲得在看數最多的省級教育部門是河南省教育廳的發布的微信文章《新聞發布會快結束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說了這么一段話……》,閱讀量570多萬,在看數9萬多。”這是今年2月14日也就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在發布會上說的一段話,由于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及時跟進、統籌策劃、融媒發布,這段話瞬間火爆全國,而鄭邦山廳長也成為全國的“網紅廳長”。
尤其是通過貫穿全年的“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分眾化采編和深度內容文創,多屏分發、組合傳播。“這樣能讓網絡思政育人更加接地氣、更加精準,思政教育真正實現入眼入腦入心。”
近年來,河南省教育廳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一網通辦”在線政務服務系統,將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移動端接入微信公眾平臺底部菜單欄,達到便民服務的政務服務目的。“尤其是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員接觸,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發揮了重大作用,極大方便了群眾。”省教育廳辦公室副調研員彭忠憲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網上便民服務大廳76項審批服務事項中,75項達到了“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標準,今年以來辦件量達13.5萬件,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最終實現服務深惟重慮、無微不至。
河南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強省。
不過,每一個河南教育人都在努力著,都在全國教育的舞臺上不斷尋求著突破! (編輯 施尚景 吉倩倩 劉夢鴿)
硬核、超贊、厲害……
12月16日至17日,在2021全國教育政務新媒體年會上,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拿獎拿到手軟”“圈粉無數”。
原來,會上發布的各項數據和獎項中,河南省教育廳憑著各新媒體平臺突出表現,獲得多項第一,成為全國各省級教育部門、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及部分教育政務新媒體聯盟成員單位爭相追捧、“拉仇恨”的對象!
【“領跑”全場,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強勢登場】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場全國的大會上,河南省教育廳不僅作了典型發言,還幾乎覆蓋了全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獎項的第一,并獲得了“網絡拉歌最佳傳播單位”,被確定為了“教育部政務融媒體創新創作基地”,榮獲了“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戰“疫”特別系列優秀案例。
會上,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發布了相關數據。
“在2020年省級教育部門中國教育發布APP教育號總體表現情況中,河南省教育廳名列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微信傳播力TOP10榜單中,河南省教育廳排名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短視頻傳播力TOP5中,河南省教育廳排名第一;在省級教育部門微博傳播力TOP10中,河南省教育廳微博@河南教育獲得第二名。”在介紹到河南省教育廳的新媒體各平臺數據時,全場一片轟動。
因為,10W+文章數比第二名的300多篇足足多了1500多篇,這被現場不少同行稱為“河南現象”!
【從內到外,全方位挖掘線索,打造“河南現象”】
引來多方稱贊的“河南現象”是如何締造的呢?
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陳凱介紹到,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在發布內容上圍繞民生關注問題、挖掘正能量素材、政務信息傳播,積極策劃選題;在內容生產上做到頂層統籌推進、內部縱向聯動、外部橫向聯通,做好產品內容策劃;同時,探索運行新機制、建立新體系、構建新模式、運用新技術,打造融媒傳播生態,形成強大的傳播效力。
目前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平臺粉絲量1173萬,今年以來共產出1847篇10W+文章,閱讀量超12億次;微博@河南教育粉絲數174萬,日均發布內容20條,閱讀量1.4億次;快手、抖音粉絲量175萬,日均發布短視頻8條,播放量11.45億次。
【“育人+服務”是政務新媒體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這場全國大會上,還有一項數據異常亮眼。
“2020年獲得在看數最多的省級教育部門是河南省教育廳的發布的微信文章《新聞發布會快結束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說了這么一段話……》,閱讀量570多萬,在看數9萬多。”這是今年2月14日也就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在發布會上說的一段話,由于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及時跟進、統籌策劃、融媒發布,這段話瞬間火爆全國,而鄭邦山廳長也成為全國的“網紅廳長”。
尤其是通過貫穿全年的“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分眾化采編和深度內容文創,多屏分發、組合傳播。“這樣能讓網絡思政育人更加接地氣、更加精準,思政教育真正實現入眼入腦入心。”
近年來,河南省教育廳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一網通辦”在線政務服務系統,將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移動端接入微信公眾平臺底部菜單欄,達到便民服務的政務服務目的。“尤其是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員接觸,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發揮了重大作用,極大方便了群眾。”省教育廳辦公室副調研員彭忠憲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網上便民服務大廳76項審批服務事項中,75項達到了“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標準,今年以來辦件量達13.5萬件,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最終實現服務深惟重慮、無微不至。
河南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強省。
不過,每一個河南教育人都在努力著,都在全國教育的舞臺上不斷尋求著突破! (編輯 施尚景 吉倩倩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