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高嵩 通訊員 朱媛媛
為了促進校際間經驗交流,全面提高教學實效,引領教師專業發展,12月24日下午,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小學和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小學在隴海中路小學報告廳舉行了“同交流 共成長”的數學教研活動。兩所學校的數學老師參加了此次教研,隴海中路小學副校長李立勇主持。
隴海中路小學全體數學教師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

為了促進校際間經驗交流,全面提高教學實效,引領教師專業發展,12月24日下午,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小學和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小學在隴海中路小學報告廳舉行了“同交流 共成長”的數學教研活動。兩所學校的數學老師參加了此次教研,隴海中路小學副校長李立勇主持。
隴海中路小學全體數學教師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分為兩個部分:先是由隴海中路小學張莉老師執教《20以內進位加法解決問題》的示范課,接著所有參與觀課的老師集中研討。當日下午,隴海中路小學報告廳里氛圍異常熱烈,一(2)班學生正在這里上課。
張莉以故事情境引入,引導學生一步步把數學問題應用于生活。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態自然,教學語言精煉準確,點撥到位,學生表現積極,熱情高漲,整個課堂緊張而有序,歡樂而充實。
張莉以故事情境引入,引導學生一步步把數學問題應用于生活。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態自然,教學語言精煉準確,點撥到位,學生表現積極,熱情高漲,整個課堂緊張而有序,歡樂而充實。
聽完張莉的示范課后,所有觀課老師在報告廳集中研討。
張莉針對本節課從教學設計的預期目標與實際達成、備課的準備過程、課件的制作以及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課堂實施等方面做了具體介紹。
張莉說,閱讀無處不在,數學課上也有閱讀,在她的課上也充分體現了閱讀與數學的結合。
與會教師個個聚精會神,不時做著記錄。
整個研討活動的交流形式新穎,發言熱烈,氣氛融洽,在輕松而又不乏嚴謹的氛圍中進行著。
張莉針對本節課從教學設計的預期目標與實際達成、備課的準備過程、課件的制作以及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課堂實施等方面做了具體介紹。
張莉說,閱讀無處不在,數學課上也有閱讀,在她的課上也充分體現了閱讀與數學的結合。
與會教師個個聚精會神,不時做著記錄。
整個研討活動的交流形式新穎,發言熱烈,氣氛融洽,在輕松而又不乏嚴謹的氛圍中進行著。
此次研討活動不僅為兩校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更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