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戰‘疫’中,武漢首當其沖,可謂是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
在鄭州市科技館巡展的本次展覽,以武漢奮力戰“疫”為主線,帶領公眾去挖掘一個個疫情數據背后的感人戰疫故事,了解疫情背后科學技術的支撐。
“北斗高精度定位、精準測繪,助力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十天建成一所醫院’的中國速度;5G高清視頻通信技術,為疫情中醫療溝、遠程會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自動導航機器人給傳染病房送藥、送食品、打掃衛生,有利減少了人力、降低了醫護人員感染風險,也讓消毒更加便捷……”現場鄭州市科技館的講解員,為前來參加巡展開幕儀式的鄭州市桐淮小學的學生們生動的講解。
孩子們在了解醫護、科研人員戰‘疫’背后感人故事的同時還增強了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展覽面積400平方米,包括前言、《科學決策 神針定海》、《科學防治 精準施策》、《科普英雄 與子同袍》、《科學精神 震古爍今》、結束語等六部分內容。展覽以圖文版的形式展出照片280余張,實物件30余件,實景1處,視頻1個,手繪畫80余張,展覽元素若干。在展覽主圖文版下方,80余幅手繪畫的形式再現了武漢戰“疫”全過程。
本次武漢戰“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全國巡展為期一年,其中首站在鄭州科技館舉行,廣大群眾均免費參觀。巡展期間展覽還將在重慶、太原、合肥、黃石等四地科技館陸續展出。
編輯:郭丁然
統籌: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