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徐冉 通訊員 鄭明歌
寒冷的冬日,當城市還未蘇醒,很多人還沉睡在夢鄉(xiāng),有些人已經(jīng)開始了緊張的忙碌。早班公交車車長就是這個城市最早醒來的一群人,陳麗英是鄭州公交集團第二運營公司夜班線路Y11上的一名女車長,她的一天是從凌晨3點半開始的。
從鄭州北四環(huán)外的村莊到最繁華的二七廣場,再到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北港灣,鄭州夜班公交線路Y11全長19.5公里,途經(jīng)33個站,這條線路上有13名公交車長和陳麗英一樣,每天送夜歸人回家、接追夢者出發(fā)……
凌晨3點半,陳麗英起床,個子不高,中長發(fā)隨意扎起,簡單收拾過后,陳麗英騎著電動車趕往花園口村公交場站。44歲的陳麗英是鄭州夜班線路Y11的唯一一名女車長,“一個女同志為什么要選擇開夜班線路?”陳麗英回答,“每天早上睡不著,干脆早點來上班。”陳麗英的回答樸實醇厚。
凌晨4點,陳麗英來到Y(jié)11所在的花園口村公交場站,做著發(fā)車前的準備工作。對著酒精檢測儀吹了口氣,填寫安全提示單。隨后走到自己車輛旁邊,對車輛進行例行檢查。她先是打開手機的手電筒繞車走了一圈,檢查了車的外觀。確定沒有問題后,又上車檢查。隨后,陳麗英下車投洗了一塊抹布,在車廂內(nèi)擦拭起來。“這幾天天氣挺冷,但是發(fā)車前的例行檢查工作不能落下,一點也馬虎不得,這會路上的車少,萬一車壞路上了,耽誤乘客的時間,可就不好了。”
4點30分,一切準備就緒,陳麗英駕駛車輛駛出花園口村公交場站,首站,站牌處空無一人,陳麗英照例要停車、開門,“天還沒亮,視線不好,就怕耽誤誰上車。”慢慢地,車輛駛?cè)牖▓@口村街道上,早餐店店主、菜攤攤主都在忙碌著,出了花園口村,車輛行駛在花園路上,眼前的景象由小店和小飯館變成了高樓大廈。一路上,零零散散上車了幾位乘客,陳麗英都一一給他們打招呼,像是老熟人一樣。
陳麗英表示,冬季和春夏秋季反差比較明顯,以前這個點坐車的基本上都是固定乘客,早起鍛煉的老人比較多,這一段時間,天太冷了,老人早起鍛煉的也少了。
到花園路金橋路,站牌沒人,陳麗英停站后并沒有著急關(guān)門起步,“再等等”。說話間,一位年輕女士從遠處跑來,“她每天都坐車。”乘客王女士說,自己在市中心一個24小時營業(yè)的超市工作,上早班的時候,每天都會坐上陳大姐的車,“天不亮就出門,自己也害怕,但是坐上陳大姐的車之后,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5點25分,車輛到達終點站火車站。站牌處,已有多名提著大包小包的乘客在此等候。陳麗英說,這些基本上都是剛從火車站出站的乘客。回程的路上,車輛和行人慢慢多了起來,車內(nèi)的乘客也慢慢多了起來。
6點20分,陳麗英駕駛車輛返回到花園口村公交站時,陳麗英沒有著急將車輛開進場區(qū),在車內(nèi)又巡視了一圈,確定沒有乘客了她才將車開會場區(qū)。“我剛開始跑夜班線路時,對情況不了解,等把車開進場區(qū)內(nèi),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發(fā)現(xiàn)后排還坐著一名乘客,估計是太累了,睡的特別香。從那以后我就養(yǎng)成了習慣,到站后都檢查一圈,萬一有乘客睡著了還能發(fā)現(xiàn)他們。”
“對于女車長來說,凌晨開車不害怕嗎?”
陳麗英表示,凌晨的公交車車上乘客不多,路上人也不多,剛開始會有些害怕,但是跑了這么多年車,乘客們都非常友善,“像朋友像親人一樣,把他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是我最大的心愿。”(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