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課程實施,打造學校特色課程,促進校際間課程規劃經驗的分享交流,1月14日,以“提升課程課程品質 培育核心素養”為主題的管城回族區首批品質課程實驗校授牌儀式暨匯報交流活動在管城區外國語學校舉行。
管城區教育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喜紅表示,一年多來,管城區教育局借力上海教科院、鄭州未來教育研究院開展“提升學校課程品質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的推進情況。
現場,全國品質課程聯盟主席、上海教科院楊四耕教授為高峰局長頒發管城區“全國品質課程實驗示范區”匾牌。
隨后,楊四耕教授授予東關小學、實驗小學、創新街紫荊小學、第二實驗小學、創新街小學、南關小學、外國語小學、港灣路小學、回族幼兒園、管城區第三中學等10所學校“首批品質課程實驗校”匾牌。
授牌儀式后,管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蘇瑩璽和管城區教育局局長高峰分別為2020年區教育局“微型課程設計”評比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的17所學校頒獎。
10所首批品質課程實驗校在上午和下午的活動中分別圍繞學校課程規劃、學校特色課程、學科課程群等方面,采用“專題匯報+微課展示+主題教研”等形式,分享課程規劃、實施、評價等過程中的策略、方法和路徑,講述課程建設背后的故事,分享課程建設的智慧,交流課程建設中的感受,解決課程實施的困惑。
其中,管城區實驗小學的“夢之翼課程”、東關小學的“藝美課程”、創新街紫荊小學的“家門口的博物館課程”、第二實驗小學的“博雅語文課程”等,在深入聚焦“孩子的快樂成長和全面發展”同時,激發了孩子的創新潛能,彰顯了課程育人的理念、贏得了與會嘉賓和同仁的熱烈掌聲。
蘇瑩璽表示,這樣的課程項目要堅定不移做下去,這樣的課程活動要持之以恒辦下去。學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在全學科充分發揮課程育人功能,力爭實現管城區區屬學校“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百花齊放優良情境,通過課程,傳遞文化的力量,促進兒童全面健康成長。”
楊四耕教授在點評環節用“清晰的課程自知、透徹的課程自在、積極的課程自為、深刻的課程自醒、持守的課程自立”對10所學校的匯報交流給予高度肯定。
劉喜紅說:下一步將深入推進課程實施,助力學校打造特色課程,同時樹立區域課程品牌,以“研學商都”、“行知創勞動教育”、“奇妙的漢字”三個特色課程聯盟為抓手,將主題教研與常態教研相結合,試點先行,探索實踐,拓寬輻射,協同發展,讓課程助力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助推管城教育的美好明天。(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