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鄭州仁濟醫院院長,有人說侯建璽雷厲風行,善于攻堅克難,是個硬漢;也有人說他純粹、善良、心太軟,一腔柔情似水。隨著交談的深入,記者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侯建璽。
專研顯微技術
他一刻也沒有停止
1988年,侯建璽師從裴國獻老師,學習顯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術。期間,一臺“神奇”的手術進入了他的視野,一個斷了四肢的患者,四組醫護人員同時進行手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奮戰,將四肢縫合,兩周后患者四肢全部接活。
這是世界第一例四肢離斷全部接活的手術,讓侯建璽大開眼界,也讓他第一次知道了顯微外科的神奇和偉大,正是這臺手術,奠定了他以后人生的發展方向。
從此,他天天泡在實驗室,研究四肢的局部精細解剖,縫各種學具,原定3個月的學習時間,他給自己延長了一年半。1991年,26歲的侯建璽回到了長葛骨傷病醫院。同年11月,他就獨立開展了一臺左手拇指完全離斷接活手術,患者是一名7歲兒童,這個手術,不僅是許昌市的第一例,更是他人生的第一例。做完手術后,他在病房里看了患者7天7夜,連護理都是親自上陣。這次成功,拉開了侯建璽走向顯微外科的新篇章。
1998年,侯建璽的老師裴國獻調到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為了繼續深造,侯建璽跟隨而去,他作為醫學人才特招入伍,負責籌建醫院的顯微外科,從0開始,發展到后來的108張床位。
這個時候的侯建璽,已經不僅僅滿足做一名普通的醫生了,他有了更高的眼界和夢想,他要將先進的技術帶回河南老家,讓家鄉父老都能方便看病。
“醫者仁心”的使命和責任
他一刻也沒有忘記
2006年,侯建璽開始了仁濟醫院的創業道路。同年1月,懷孕39周的女士,手臂被機器絞斷,他帶領團隊斷臂再植及剖宮產連臺手術成功,同時保住了肢體和寶寶!
2007年12月19日,少女右手卷進閘刀,離斷17截!他和四組醫生,奮戰21小時,保住少女右手。
2009年3月31日,9個月大的幼兒,上臂完全離斷再植成功。
2010年,9歲女孩再造“左上臂”,侯建璽創造性的將斷了的上臂先“寄養”在右腿,然后再植回左臂成功。對此,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欄目錄制《長在腿上的手》上下集,播放此案例。
2012年3月,《斷指十七截》案例被《中華百科全書-顯微外科卷》收錄。
2015年,一男性患者,頭部左側硬膜外出血,右上肢不全離斷,鄭州仁濟醫院一邊行開顱血腫清除術,同時行右斷臂清創再植術,并取得成功。
…… ……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侯建璽正是如此。
為單手17截完全離斷斷指再植患者免除醫療費7萬余元;為手部“寄養”再造患者免除醫療費8萬余元;為商丘患者周克廷治療雙下肢骨折免費12萬元;為商丘孤女小鳳獻免費手術,并號召全院兩次為小鳳獻捐款;三無人員王磚頭被人砍成重傷,仁濟為他做了手術,精心護理,在王磚頭康復后,醫院不僅沒有索取16萬的醫療費,還為他提供了保安工作,讓他自力更生。
逆行武漢,是侯建璽又一“毫無懸念”的選擇。
疫情初始,侯建璽立即向全院發出馳援武漢的倡議。一天時間,就收到了370份請戰書。隨后,9名勇士組成的醫療隊即刻奔赴武漢。
與此同時,侯建璽抽調人員參與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多人次參與高速公路卡點、社區和集中隔離點的值守。
醫院發展的文化創新
他一刻也沒有放松
盛譽見證實力。2003年~2021年,18年間,在侯建璽的帶領下,鄭州仁濟醫院成功晉升為二級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
2017年1月,鄭州仁濟醫院正式加入遠東宏信醫院集團。此番合作,強強聯手,鄭州仁濟必將成為合作辦醫的樣本。這也是遠東宏信在中原區域投資的第一家醫療機構。
2019年4月23日,投資6億元、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的鄭州仁濟醫院新院區試診,正式構建了以金岱產業聚集區新院區為主、鳳凰路老院區為輔的“一院兩區·南北守望”的發展新格局。
侯建璽說,目前,新院區的定位是“強專科,寬綜合”,創建了五大中心:肢體嚴重創傷救治中心、肢體矯形及功能重建中心、慢創及骨髓炎康復診療中心、整形美容及手、耳鼻唇再造中心、骨壞死診療中心等多個優勢專科,并設有預防保健科、全科門診、內科、外科、婦產科、重癥醫學中心等臨床科室與醫技科室。五大中心實現了全學科體系的顯微微創外科理念,打造出優勢學科集群,綜合科室保障了區域內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的健康需求。
“接下來,我們要引入JCI認證,使醫院的服務達到國際標準,讓患者能夠享受到更規范、安全和走心的醫療服務。”侯建璽對此信心滿滿。(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