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 文/圖
影視劇里有“三寶”:失憶、癌癥、治不好。
尤其是車禍后的失憶橋段,更是推進劇情發展的“萬金油”。
失憶,是編劇灑狗血的梗?還是真的來源于生活?
【現象】
都2021年了,影視劇里怎么還有“失憶”梗?
影視劇里的“失憶”情節,大家一定不陌生,甚至覺得有些老套。
比如偶像劇鼻祖《流星花園II》里,道明寺在車禍后失憶,忘掉女主杉菜;《一起來看流星雨》中,慕容云海失憶交新女友,楚雨蕁知道后當場心碎;而就在2021年的熱播劇《假日暖洋洋》里,男主“陳斌斌”也因車禍“失憶”!

總之,在當代影視劇里,一言不合就失憶。男主失憶、女主失憶、熱戀時失憶、分手時失憶……
雖然劇情很狗血,但不得不說,劇情轉折,能讓追劇人心里泛起波瀾,一邊吐槽一邊感慨:失憶“大法”,真好!
不過電視劇里上演的花式“失憶”,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河南商報記者采訪到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醫生,一起聊了聊“失憶”那些事兒。
【探究】
失憶的科學依據是什么?
人真的會失憶?會的,因為我們有記憶。
據了解,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曾提出記憶多貯存模型,將記憶的編碼和存儲劃分為三個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因為記憶的形成就有不同階段,且覆蓋不同的腦區域,所以失憶也會有不同類型。”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孫書光表示,電視劇中出現的失憶情況,多是由于頭部受到撞擊后,影響主管記憶的神經、大腦的海馬系統等受損,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記憶能力,也就是出現失憶。
不過,他補充道,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由于腦震蕩導致的失憶。“患者會記不起事故發生當下或者最多前后30分鐘左右的事情,比如怎么受的傷,為什么會在醫院等。”孫書光說,這種失憶并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且單純因為腦部受傷就導致失去全部記憶,甚至連自己的身份都忘記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撞擊導致的失憶,河南省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路永剛說,腦出血、腦缺血、腦梗等腦部疾病也會導致失憶。據介紹,他曾經接診過一名老年患者,午覺睡起來之后對所處的一切都很陌生,只記得以前住的地方、以前發生的事兒,后經診斷是因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而失憶,經過治療后即恢復正常。
逆行性遺忘和順行性遺忘
看到這,可能屏幕前的你們與河南商報記者一樣會有誤區:失憶就是只忘記以前發生的事兒。
其實不然。有些失憶是忘記過去,有些失憶是記不住現在。路永剛說,失憶大致分為兩種:逆行性遺忘和順行性遺忘。
逆行性遺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如上文所說,患者會失去腦部受傷前的部分記憶,但仍然可以形成新的記憶。而順行性遺忘恰恰相反,是指患者在腦部受傷后,無法形成新的記憶,不過仍然記得受傷以前的事情。美國經典愛情喜劇《初戀50次》講述的就是此案例。
“他們記得并有可能學會如何炒菜、騎自行車等事,但他們無法想起昨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路永剛說,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很罕見,一般患者都是逆行性遺忘。
心因性失憶
除了外傷、疾病導致的失憶,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還有因重大刺激導致心理創傷而形成的失憶。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楊勇超說,這種失憶也可稱之為選擇性失憶。
他舉例說,之前有位民警在與歹徒搏斗中犧牲了,但民警的妻子聽到消息后沒有痛哭流涕,甚至沒有任何反應,她一直堅信丈夫還活著;有位小女孩兒與同學發生激烈爭吵后,也只記得小時候與爸爸之間的哪些美好的事兒。“這就是典型的選擇性失憶,屏蔽痛苦,忘記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記憶。”
楊勇超說,這種情況經過心理治療后都會恢復。
此外,他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選擇性失憶并不是影視劇中所呈現的喪失某一個月或者某一天的記憶,而是忘記某個創傷經歷相關的人和事。
【答疑】
MECT治療后會讓人失憶嗎?
有人被動失憶,也有人想主動選擇失憶,比如抑郁癥患者們。

前段時間,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熱映,女主是一名抑郁癥患者。影片的最后,女主選擇接受了MECT治療,導致失憶,一時間“MECT真的能讓人失憶嗎”話題熱搜不斷,仿佛成為了無數抑郁癥患者的“救命稻草”。
“MECT治療能讓人忘記痛苦的記憶嗎?”
“我好痛苦,可以做MECT治療嗎?”
而這其中,還夾雜著沒有精神疾病,只是單純想忘記痛苦的人群。那么MECT治療后真的會讓人失憶嗎?楊勇超表示,MECT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全稱是不抽搐電休克療法,治療以后的大腦就像是重啟后的電腦。“電腦重啟后還有一段緩沖時間呢,更別說是人的大腦了,所以短暫性失憶或者記憶力受損是有的,不過3個月或者半年時間,基本會恢復。”
他也再次提醒,MECT治療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治療方法,是醫生和患者權衡利弊后做出的選擇,且沒有醫生敢保證,短暫丟失的那些記憶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
【記者手記】
其實失憶,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覺得“失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直到經過醫生的“點撥”后發現,其實失憶,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比如喝酒后的“斷片”是失憶;有鎮靜、催眠效果的藥物也會讓人失憶。
當你問起“人真的是否會失憶”時,身邊患有老年癡呆的他們正在失憶,他們會慢慢忘記周圍的事物,忘記愛人,忘記孩子......
小時候不理解老人曬太陽,一坐就是半天,長大了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希望我們都能珍惜每一天,記憶很珍貴。
對了,影視劇里出現的頭部受傷后失憶,再次受傷后記憶恢復的情節,不靠譜!醫生說了,頭部二次受到重創,可能會讓失憶更嚴重! (編輯 施尚景)
影視劇里有“三寶”:失憶、癌癥、治不好。
尤其是車禍后的失憶橋段,更是推進劇情發展的“萬金油”。
失憶,是編劇灑狗血的梗?還是真的來源于生活?
【現象】
都2021年了,影視劇里怎么還有“失憶”梗?
影視劇里的“失憶”情節,大家一定不陌生,甚至覺得有些老套。
比如偶像劇鼻祖《流星花園II》里,道明寺在車禍后失憶,忘掉女主杉菜;《一起來看流星雨》中,慕容云海失憶交新女友,楚雨蕁知道后當場心碎;而就在2021年的熱播劇《假日暖洋洋》里,男主“陳斌斌”也因車禍“失憶”!
總之,在當代影視劇里,一言不合就失憶。男主失憶、女主失憶、熱戀時失憶、分手時失憶……
雖然劇情很狗血,但不得不說,劇情轉折,能讓追劇人心里泛起波瀾,一邊吐槽一邊感慨:失憶“大法”,真好!
不過電視劇里上演的花式“失憶”,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河南商報記者采訪到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醫生,一起聊了聊“失憶”那些事兒。
【探究】
失憶的科學依據是什么?
人真的會失憶?會的,因為我們有記憶。
據了解,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曾提出記憶多貯存模型,將記憶的編碼和存儲劃分為三個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因為記憶的形成就有不同階段,且覆蓋不同的腦區域,所以失憶也會有不同類型。”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孫書光表示,電視劇中出現的失憶情況,多是由于頭部受到撞擊后,影響主管記憶的神經、大腦的海馬系統等受損,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記憶能力,也就是出現失憶。
不過,他補充道,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由于腦震蕩導致的失憶。“患者會記不起事故發生當下或者最多前后30分鐘左右的事情,比如怎么受的傷,為什么會在醫院等。”孫書光說,這種失憶并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且單純因為腦部受傷就導致失去全部記憶,甚至連自己的身份都忘記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撞擊導致的失憶,河南省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路永剛說,腦出血、腦缺血、腦梗等腦部疾病也會導致失憶。據介紹,他曾經接診過一名老年患者,午覺睡起來之后對所處的一切都很陌生,只記得以前住的地方、以前發生的事兒,后經診斷是因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而失憶,經過治療后即恢復正常。
逆行性遺忘和順行性遺忘
看到這,可能屏幕前的你們與河南商報記者一樣會有誤區:失憶就是只忘記以前發生的事兒。
其實不然。有些失憶是忘記過去,有些失憶是記不住現在。路永剛說,失憶大致分為兩種:逆行性遺忘和順行性遺忘。
逆行性遺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如上文所說,患者會失去腦部受傷前的部分記憶,但仍然可以形成新的記憶。而順行性遺忘恰恰相反,是指患者在腦部受傷后,無法形成新的記憶,不過仍然記得受傷以前的事情。美國經典愛情喜劇《初戀50次》講述的就是此案例。
“他們記得并有可能學會如何炒菜、騎自行車等事,但他們無法想起昨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路永剛說,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很罕見,一般患者都是逆行性遺忘。
心因性失憶
除了外傷、疾病導致的失憶,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還有因重大刺激導致心理創傷而形成的失憶。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楊勇超說,這種失憶也可稱之為選擇性失憶。
他舉例說,之前有位民警在與歹徒搏斗中犧牲了,但民警的妻子聽到消息后沒有痛哭流涕,甚至沒有任何反應,她一直堅信丈夫還活著;有位小女孩兒與同學發生激烈爭吵后,也只記得小時候與爸爸之間的哪些美好的事兒。“這就是典型的選擇性失憶,屏蔽痛苦,忘記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記憶。”
楊勇超說,這種情況經過心理治療后都會恢復。
此外,他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選擇性失憶并不是影視劇中所呈現的喪失某一個月或者某一天的記憶,而是忘記某個創傷經歷相關的人和事。
【答疑】
MECT治療后會讓人失憶嗎?
有人被動失憶,也有人想主動選擇失憶,比如抑郁癥患者們。
前段時間,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熱映,女主是一名抑郁癥患者。影片的最后,女主選擇接受了MECT治療,導致失憶,一時間“MECT真的能讓人失憶嗎”話題熱搜不斷,仿佛成為了無數抑郁癥患者的“救命稻草”。
“MECT治療能讓人忘記痛苦的記憶嗎?”
“我好痛苦,可以做MECT治療嗎?”
而這其中,還夾雜著沒有精神疾病,只是單純想忘記痛苦的人群。那么MECT治療后真的會讓人失憶嗎?楊勇超表示,MECT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全稱是不抽搐電休克療法,治療以后的大腦就像是重啟后的電腦。“電腦重啟后還有一段緩沖時間呢,更別說是人的大腦了,所以短暫性失憶或者記憶力受損是有的,不過3個月或者半年時間,基本會恢復。”
他也再次提醒,MECT治療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治療方法,是醫生和患者權衡利弊后做出的選擇,且沒有醫生敢保證,短暫丟失的那些記憶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
【記者手記】
其實失憶,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覺得“失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直到經過醫生的“點撥”后發現,其實失憶,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比如喝酒后的“斷片”是失憶;有鎮靜、催眠效果的藥物也會讓人失憶。
當你問起“人真的是否會失憶”時,身邊患有老年癡呆的他們正在失憶,他們會慢慢忘記周圍的事物,忘記愛人,忘記孩子......
小時候不理解老人曬太陽,一坐就是半天,長大了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希望我們都能珍惜每一天,記憶很珍貴。
對了,影視劇里出現的頭部受傷后失憶,再次受傷后記憶恢復的情節,不靠譜!醫生說了,頭部二次受到重創,可能會讓失憶更嚴重!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