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高云 通訊員 霍鑫 魏樹林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省電力公司系統堅守在駐村一線256名第一書記的一員。雖然年過五旬,可是他發自內心愿意去從事這項事業,愿意為劉大莊村村民的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實現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2月26日,商水縣供電公司駐平店鄉劉大莊村已故第一書記王新奇的妻子周文超說。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王新奇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被表彰。2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會議召開,王新奇被評為突出貢獻個人。作為王新奇的家屬,周文超參加了這兩次會議,為他領取黨和國家、組織授予的榮譽。

全力以赴 打贏扶貧硬仗
商水縣位于黃淮平原,小麥等傳統糧食作物是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脫貧攻堅壓力較大。商水縣公司負責幫扶全縣15個貧困村,其中劉大莊村有2277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633人,這兩項指標是其余14個村總量的近一半,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硬骨頭。
“黨派我來扶貧,我就得盡全力把工作干好。我有自己的使命,你要支持我。”王新奇曾對周文超這樣說。從此,五年里,每周七天七夜,王新奇把自己全部交給了扶貧事業。
2016年8月,初到劉大莊村的王新奇住在狹小的廢棄校舍。他吃了幾個月方便面,也走訪了全村500多戶群眾。經過實地調查和條分縷析,從事過多年黨務工作他告訴村兩委人員:“扶貧手段可以多種多樣,最根本的是黨的領導,有堅強的黨組織帶領,是戰勝各類困難的關鍵。”
2月26日,劉大莊村原黨支部書記的賀文亮回憶:“王新奇開展的基層黨支部建設工作非常標準規范、貼近實際、扎實有效,全村46名黨員迅速擰成一股繩,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為了讓幾十名黨員凝聚成堅強的戰斗堡壘,王新奇在堅持執行“三會一課”等黨建工作制度的基礎上,根據黨員參加黨組織生活、辦理惠民實事、參加志愿活動等情況,為他們積分。每年年底召開黨員座談會,對積分位列前30%的黨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黨員賀平龍在王新奇的教導和激勵下不斷進步:在脫貧攻堅籌款活動中,他單次為村里的愛心超市捐款5000元,數額全村最多;在村里的廢棄土地治理行動中,他帶頭處理自家的占地樹木,并動員親友配合工作,為恢復耕地、增加集體收入作出積極貢獻。
平店鄉黨委書記陳靜評價,王新奇能干、會干,扶貧更扶志、工作深入而負責。在精準幫扶方面,王新奇根據村里臨近附近城市的優勢,實施“造血式”幫扶計劃,一事一策、一戶一法,在按照線路統一部署發展漁網編織等“巧媳婦”工程的同時,分別為不同村民確定了大棚蔬菜、花卉、水果種植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增收思路。
家中有7口人的脫貧戶周立新曾經因醫藥費掏空家底,王新奇不僅鼓勵他種植大棚,還為他買來技術書籍,自己擔保為他貸款,自掏腰包為他墊付擴大再生產急需的資金?,F在,周立新種植大棚80多畝,畝均年收益9000元左右,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他是俺一輩子的恩人。”周立新說。
為吸引在外經營企業的王立東回村創辦服裝廠、帶頭致富。王新奇不僅以優惠價格將村里扶貧車間租給他,還到處奔波,出資、找人為廠房配齊供用電、用水、消防設施及辦公桌椅板凳等。廠里28名工人中,有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實現了王新奇的初衷。
王新奇帶著大家大干、苦干,不僅扶貧產業遍地開花,村容村貌也大幅改觀。王新奇的年度考核,每年都獲得“優秀”的最高評價,村黨支部被評為全縣優秀黨支部。2020年10月底,全村通過考核,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實現全員脫貧,兌現了對全村群眾的承諾。

樂善好施 心中總有他人
細心、熱心、勤懇、豁達、友善……和王新奇打過交道的人,列出了對他的種種印象。劉大莊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孫志成、付俊峰說,每天工作到哪個點、啥時候該吃飯,王新奇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是村里2000多人,誰家是低保戶、享受什么政策、每月用電量多少、小孩上幾年級乃至“灶臺門朝哪開”,他都了如指掌。
“劉大莊村21名幫扶責任人到村里開展工作,從宣講地方最新政策到指導入戶幫扶,從操作相關APP到核對細節數據,他總是百問不厭、耐心解答。” 商水縣公司分管扶貧工作領導班子成員、五級職員郭雪峰說。
“他工作有條理,業務熟練,對政策理解透徹,總是提前安排好、完成好。工作之余,他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經常幫助鄰村的第一書記督導完善扶貧資料。”周口公司配網部負責人王艷鋒說。
“新奇這孩子對俺家里老人小孩好得很,跟一家人一樣親。我腿疼有病,他經常幫我提水買藥,給小孩買零食玩具,俺孩子該蓋房子摔斷腿,他開車拉著就走,還墊付醫藥費。”村民趙秀蘭說。
“他總是把自己的衣服,包括很多新衣服送給貧困村民穿,以至于自己常年就那幾件衣服??吹接行┐迕窦抑羞B像樣的床都沒有,他把家里的三套床鋪拿到村里,送給他們。孩子心眼特別好,扶貧吃了不少苦,操了不少心。”王新奇母親王培軒說。
周文超回憶,駐村幫扶的5年里,除了春節,他基本沒有回過家。家中老人生病住院時,他還在村里忙著核對、更新脫貧檔案。“村里工作太辛苦,本來有駐村書記輪換休息的機會,新奇卻主動留崗干下一任。”她說。
“他到哪里都樂意去幫助別人,我們單位和家屬院電燈、電器、電腦等方面有什么問題,他都會幫著修好,連電料、工具也是自掏腰包。”在她眼中,王新奇也是一個對家庭認真負責的人,孝敬父母,教育晚輩,鄰里和睦。“我們結婚28年來,一直過著簡單平淡和諧的生活,是很多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她說。
“王新奇在供電企業和扶貧一線工作的31年,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精一行,他的無私奉獻,幫助劉大莊村在全鄉率先脫貧。他的事跡,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周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喬立華說。
護送王新奇遺體的車輛駛出村口時,隨著周立新扶著靈車一句“王書記,您何時再回來看俺啊”的哭喊,現場百余名干部群眾淚流滿面。很多村民自發前往20多公里外的殯儀館為他送行。
忠誠履職 激勵眾人前行
去年年底以來,周口公司全面開展向王新奇學習的活動。“我們號召全體干部員工學習他聽黨指揮、忠誠履職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干事創業、直面挑戰的擔當精神,學習他為民盡責、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當心覺悟。”喬立華說。
“周口公司系統314個基層黨組織、3411名黨員及329名團員青年通過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活動及各類生產經營實踐工作,借助微信群、樓宇電視、專題片等多種載體,學習王新奇的事跡和精神。”周口公司黨建部副主任、團委書記孫莉介紹。
“在人民群眾的口碑里,我們認識了王新奇;在成功脫貧摘帽的喜悅中,人們思念著王新奇。他把寶貴的生命奉獻給黨的事業,書寫了大寫的忠誠與責任。” “我看到了他崇高的品格和敢于擔當的精神,這激勵我們用實際行動展現擔當,奉獻脫貧攻堅的國網力量。”大家紛紛寫下學習心得。
扶溝縣供電公司駐練寺鎮袁莊村第一書記楊銳和本單位其他13名幫扶責任人集中學習了王新奇的先進事跡,深受觸動。他說,王新奇是自己十分佩服的前輩和英雄。今年1月份,在14個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中,楊銳和同事們勇于擔當,主動自費墊付20000多元,及時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提前完成全部工作任務,造福了幫扶村的群眾,也讓練寺鎮當月的脫貧攻堅工作排名從全縣倒數第一上升到第三名,受到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的點名表揚。
王新奇去世后,商水縣公司第一時間派出新任駐村第一書記劉國華接下接力棒,從入戶走訪做起,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致貧、返貧不懈努力。他鼓勵致富能手周立新繼續增加種植規模和品種,為脫貧戶王福義家屬介紹脫貧車間的工作,為脫貧戶王保德因病致殘的兒子認定低保戶,各項駐村幫扶工作進展有序。
郭雪峰說,王新奇用實干和奉獻贏得了國家頒發的榮譽,這也是商水縣公司扶貧人的榮譽。他們要毫不松懈做好后續各項工作,讓包括劉大莊村村民在內的幫扶村群眾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穩、更好,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他的突然離去,打破了家庭的平靜,但我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卻不會因此而止步。我會堅強起來,把他未竟的事業做好,把他的精神發揚下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更大貢獻。”作為周口市政府部門的一名干部,周文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編輯 呂瑞天)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省電力公司系統堅守在駐村一線256名第一書記的一員。雖然年過五旬,可是他發自內心愿意去從事這項事業,愿意為劉大莊村村民的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實現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2月26日,商水縣供電公司駐平店鄉劉大莊村已故第一書記王新奇的妻子周文超說。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王新奇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被表彰。2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會議召開,王新奇被評為突出貢獻個人。作為王新奇的家屬,周文超參加了這兩次會議,為他領取黨和國家、組織授予的榮譽。

全力以赴 打贏扶貧硬仗
商水縣位于黃淮平原,小麥等傳統糧食作物是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脫貧攻堅壓力較大。商水縣公司負責幫扶全縣15個貧困村,其中劉大莊村有2277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633人,這兩項指標是其余14個村總量的近一半,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硬骨頭。
“黨派我來扶貧,我就得盡全力把工作干好。我有自己的使命,你要支持我。”王新奇曾對周文超這樣說。從此,五年里,每周七天七夜,王新奇把自己全部交給了扶貧事業。
2016年8月,初到劉大莊村的王新奇住在狹小的廢棄校舍。他吃了幾個月方便面,也走訪了全村500多戶群眾。經過實地調查和條分縷析,從事過多年黨務工作他告訴村兩委人員:“扶貧手段可以多種多樣,最根本的是黨的領導,有堅強的黨組織帶領,是戰勝各類困難的關鍵。”
2月26日,劉大莊村原黨支部書記的賀文亮回憶:“王新奇開展的基層黨支部建設工作非常標準規范、貼近實際、扎實有效,全村46名黨員迅速擰成一股繩,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為了讓幾十名黨員凝聚成堅強的戰斗堡壘,王新奇在堅持執行“三會一課”等黨建工作制度的基礎上,根據黨員參加黨組織生活、辦理惠民實事、參加志愿活動等情況,為他們積分。每年年底召開黨員座談會,對積分位列前30%的黨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黨員賀平龍在王新奇的教導和激勵下不斷進步:在脫貧攻堅籌款活動中,他單次為村里的愛心超市捐款5000元,數額全村最多;在村里的廢棄土地治理行動中,他帶頭處理自家的占地樹木,并動員親友配合工作,為恢復耕地、增加集體收入作出積極貢獻。
平店鄉黨委書記陳靜評價,王新奇能干、會干,扶貧更扶志、工作深入而負責。在精準幫扶方面,王新奇根據村里臨近附近城市的優勢,實施“造血式”幫扶計劃,一事一策、一戶一法,在按照線路統一部署發展漁網編織等“巧媳婦”工程的同時,分別為不同村民確定了大棚蔬菜、花卉、水果種植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增收思路。
家中有7口人的脫貧戶周立新曾經因醫藥費掏空家底,王新奇不僅鼓勵他種植大棚,還為他買來技術書籍,自己擔保為他貸款,自掏腰包為他墊付擴大再生產急需的資金?,F在,周立新種植大棚80多畝,畝均年收益9000元左右,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他是俺一輩子的恩人。”周立新說。
為吸引在外經營企業的王立東回村創辦服裝廠、帶頭致富。王新奇不僅以優惠價格將村里扶貧車間租給他,還到處奔波,出資、找人為廠房配齊供用電、用水、消防設施及辦公桌椅板凳等。廠里28名工人中,有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實現了王新奇的初衷。
王新奇帶著大家大干、苦干,不僅扶貧產業遍地開花,村容村貌也大幅改觀。王新奇的年度考核,每年都獲得“優秀”的最高評價,村黨支部被評為全縣優秀黨支部。2020年10月底,全村通過考核,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實現全員脫貧,兌現了對全村群眾的承諾。

樂善好施 心中總有他人
細心、熱心、勤懇、豁達、友善……和王新奇打過交道的人,列出了對他的種種印象。劉大莊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孫志成、付俊峰說,每天工作到哪個點、啥時候該吃飯,王新奇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是村里2000多人,誰家是低保戶、享受什么政策、每月用電量多少、小孩上幾年級乃至“灶臺門朝哪開”,他都了如指掌。
“劉大莊村21名幫扶責任人到村里開展工作,從宣講地方最新政策到指導入戶幫扶,從操作相關APP到核對細節數據,他總是百問不厭、耐心解答。” 商水縣公司分管扶貧工作領導班子成員、五級職員郭雪峰說。
“他工作有條理,業務熟練,對政策理解透徹,總是提前安排好、完成好。工作之余,他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經常幫助鄰村的第一書記督導完善扶貧資料。”周口公司配網部負責人王艷鋒說。
“新奇這孩子對俺家里老人小孩好得很,跟一家人一樣親。我腿疼有病,他經常幫我提水買藥,給小孩買零食玩具,俺孩子該蓋房子摔斷腿,他開車拉著就走,還墊付醫藥費。”村民趙秀蘭說。
“他總是把自己的衣服,包括很多新衣服送給貧困村民穿,以至于自己常年就那幾件衣服??吹接行┐迕窦抑羞B像樣的床都沒有,他把家里的三套床鋪拿到村里,送給他們。孩子心眼特別好,扶貧吃了不少苦,操了不少心。”王新奇母親王培軒說。
周文超回憶,駐村幫扶的5年里,除了春節,他基本沒有回過家。家中老人生病住院時,他還在村里忙著核對、更新脫貧檔案。“村里工作太辛苦,本來有駐村書記輪換休息的機會,新奇卻主動留崗干下一任。”她說。
“他到哪里都樂意去幫助別人,我們單位和家屬院電燈、電器、電腦等方面有什么問題,他都會幫著修好,連電料、工具也是自掏腰包。”在她眼中,王新奇也是一個對家庭認真負責的人,孝敬父母,教育晚輩,鄰里和睦。“我們結婚28年來,一直過著簡單平淡和諧的生活,是很多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她說。
“王新奇在供電企業和扶貧一線工作的31年,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精一行,他的無私奉獻,幫助劉大莊村在全鄉率先脫貧。他的事跡,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周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喬立華說。
護送王新奇遺體的車輛駛出村口時,隨著周立新扶著靈車一句“王書記,您何時再回來看俺啊”的哭喊,現場百余名干部群眾淚流滿面。很多村民自發前往20多公里外的殯儀館為他送行。
忠誠履職 激勵眾人前行
去年年底以來,周口公司全面開展向王新奇學習的活動。“我們號召全體干部員工學習他聽黨指揮、忠誠履職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干事創業、直面挑戰的擔當精神,學習他為民盡責、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當心覺悟。”喬立華說。
“周口公司系統314個基層黨組織、3411名黨員及329名團員青年通過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活動及各類生產經營實踐工作,借助微信群、樓宇電視、專題片等多種載體,學習王新奇的事跡和精神。”周口公司黨建部副主任、團委書記孫莉介紹。
“在人民群眾的口碑里,我們認識了王新奇;在成功脫貧摘帽的喜悅中,人們思念著王新奇。他把寶貴的生命奉獻給黨的事業,書寫了大寫的忠誠與責任。” “我看到了他崇高的品格和敢于擔當的精神,這激勵我們用實際行動展現擔當,奉獻脫貧攻堅的國網力量。”大家紛紛寫下學習心得。
扶溝縣供電公司駐練寺鎮袁莊村第一書記楊銳和本單位其他13名幫扶責任人集中學習了王新奇的先進事跡,深受觸動。他說,王新奇是自己十分佩服的前輩和英雄。今年1月份,在14個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中,楊銳和同事們勇于擔當,主動自費墊付20000多元,及時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提前完成全部工作任務,造福了幫扶村的群眾,也讓練寺鎮當月的脫貧攻堅工作排名從全縣倒數第一上升到第三名,受到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的點名表揚。
王新奇去世后,商水縣公司第一時間派出新任駐村第一書記劉國華接下接力棒,從入戶走訪做起,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致貧、返貧不懈努力。他鼓勵致富能手周立新繼續增加種植規模和品種,為脫貧戶王福義家屬介紹脫貧車間的工作,為脫貧戶王保德因病致殘的兒子認定低保戶,各項駐村幫扶工作進展有序。
郭雪峰說,王新奇用實干和奉獻贏得了國家頒發的榮譽,這也是商水縣公司扶貧人的榮譽。他們要毫不松懈做好后續各項工作,讓包括劉大莊村村民在內的幫扶村群眾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穩、更好,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他的突然離去,打破了家庭的平靜,但我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卻不會因此而止步。我會堅強起來,把他未竟的事業做好,把他的精神發揚下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更大貢獻。”作為周口市政府部門的一名干部,周文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