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逸菲 文/圖
3月2日,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集中啟動儀式,在紫荊山公園廣場舉辦。這也是自2021年1月1日,《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以來,踐行的每年3月第一周的推動周活動。活動現場,不僅有關于文明行為的展板、還有醫學專家、志愿者、文藝工作者等開展的義診、文藝展演活動,并通過電子大屏,實時展示省內各地市文明實踐推動周活動。

【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啟動儀式,在紫荊山公園舉辦】
清晨的鄭州市紫荊山公園,在初春萬物復蘇的季節里,煥發出勃勃生機。
來公園休閑娛樂的市民和廣大志愿者、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起,圍繞在主臺旁,參加了《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下文簡稱《條例》)規定的,每年3月第一周的文明實踐推動周的主題活動(下文簡稱“推動周”)。

作為活動開展的第一年,此次活動主題為“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文明委副主任戴柏華,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云龍等領導出席此次活動。此外,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住建廳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省直全國文明單位有關處室負責同志、部分高校代表和鄭州市志愿服務組織代表也來到了活動現場。
“《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一件大事,今天在這里舉行的推動周啟動儀式,就是要深入宣傳貫徹落實《條例》,大力普及文明行文規范,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趙云龍對啟動儀式作出解釋,“同時把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傳播平臺,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儀式上,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二級巡視員裴保順說,鄭州市作為全省首批、連續四屆的全國文明城市,此次推廣周活動的舉辦,對鄭州市來說,既是信任、又是鼓勵和鞭策,“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文明實踐工作中,在文明城市建設中走前頭、做表率。”
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宏陽稱,作為首屆“全國文明校園”,鄭州大學積極貫徹落實《條例》,發揮文明校園示范作用,促進文明行為的落地生根,“在行動上,我們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和工作鏈條,形成由紅色助殘計劃、綠色環保計劃、粉色關愛計劃、金色服務計劃、橙色宣教計劃等‘五彩計劃’為框架的志愿服務體系。如今,在校注冊志愿者4.3萬余名,每年35萬人次參與到各類志愿服務中。”

【做志愿工作近20年,不少志愿者們為建設文明河南持續發力】
來自鄭州師范學院的志愿者王雪,是鄭州市“綠城小紅象”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從上大學起,她就加入了學校的志愿者團隊,直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了。
時光荏苒,王雪與“綠城小紅象”志愿隊一起成長,也見證了河南省、尤其是鄭州市時代文明的進步。

3月2日上午,“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啟動儀式上,王雪代表“綠城小紅象”志愿服務隊發言,她說,志愿周啟動的日子,也是志愿者么總結經驗、明確目標、整合力量再出發的日子,“作為志愿者,我們應作為《條例》的先行者,將抽象的《條例》內容生活化、場景化,最大限度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讓市民們知道《條例》規定什么、倡導什么、禁止和處罰什么。”
王雪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以志愿者視角的近二十年,她親眼目睹了整個河南省在各個文明上的進步,“我在新鄉上的大學,后來來到鄭州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市民在文明交通、文明用餐上的進步。”
最初,道路上的紅綠燈,好像對行人和車輛都沒起到規約;現在,行人基本都會耐心等待道路指示燈,車輛亂闖亂行的現象太少見了,“特別是公交車,禮讓行人,讓人真是感到十分溫暖。”
接下來,她更希望全體社會對文明環境方面作出努力,“我們一直在全力宣傳垃圾分類,在學校、在小區,現在不少市民和學生已經在做分類,可是,前端做好分類后,垃圾車卻仍將所有垃圾一并收集,沒有真正做到垃圾分類的閉環。”
“我們會一直行動!”王雪很有信心,“我們會組織動員更多市民群眾傳播文明風尚,養成文明習慣,一起溫暖河南這片厚重美麗的土地!”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
3月2日,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集中啟動儀式,在紫荊山公園廣場舉辦。這也是自2021年1月1日,《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以來,踐行的每年3月第一周的推動周活動。活動現場,不僅有關于文明行為的展板、還有醫學專家、志愿者、文藝工作者等開展的義診、文藝展演活動,并通過電子大屏,實時展示省內各地市文明實踐推動周活動。

【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啟動儀式,在紫荊山公園舉辦】
清晨的鄭州市紫荊山公園,在初春萬物復蘇的季節里,煥發出勃勃生機。
來公園休閑娛樂的市民和廣大志愿者、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起,圍繞在主臺旁,參加了《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下文簡稱《條例》)規定的,每年3月第一周的文明實踐推動周的主題活動(下文簡稱“推動周”)。

作為活動開展的第一年,此次活動主題為“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文明委副主任戴柏華,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云龍等領導出席此次活動。此外,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住建廳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省直全國文明單位有關處室負責同志、部分高校代表和鄭州市志愿服務組織代表也來到了活動現場。
“《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一件大事,今天在這里舉行的推動周啟動儀式,就是要深入宣傳貫徹落實《條例》,大力普及文明行文規范,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趙云龍對啟動儀式作出解釋,“同時把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傳播平臺,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儀式上,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二級巡視員裴保順說,鄭州市作為全省首批、連續四屆的全國文明城市,此次推廣周活動的舉辦,對鄭州市來說,既是信任、又是鼓勵和鞭策,“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文明實踐工作中,在文明城市建設中走前頭、做表率。”
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宏陽稱,作為首屆“全國文明校園”,鄭州大學積極貫徹落實《條例》,發揮文明校園示范作用,促進文明行為的落地生根,“在行動上,我們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和工作鏈條,形成由紅色助殘計劃、綠色環保計劃、粉色關愛計劃、金色服務計劃、橙色宣教計劃等‘五彩計劃’為框架的志愿服務體系。如今,在校注冊志愿者4.3萬余名,每年35萬人次參與到各類志愿服務中。”

【做志愿工作近20年,不少志愿者們為建設文明河南持續發力】
來自鄭州師范學院的志愿者王雪,是鄭州市“綠城小紅象”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從上大學起,她就加入了學校的志愿者團隊,直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了。
時光荏苒,王雪與“綠城小紅象”志愿隊一起成長,也見證了河南省、尤其是鄭州市時代文明的進步。

3月2日上午,“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啟動儀式上,王雪代表“綠城小紅象”志愿服務隊發言,她說,志愿周啟動的日子,也是志愿者么總結經驗、明確目標、整合力量再出發的日子,“作為志愿者,我們應作為《條例》的先行者,將抽象的《條例》內容生活化、場景化,最大限度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讓市民們知道《條例》規定什么、倡導什么、禁止和處罰什么。”
王雪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以志愿者視角的近二十年,她親眼目睹了整個河南省在各個文明上的進步,“我在新鄉上的大學,后來來到鄭州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市民在文明交通、文明用餐上的進步。”
最初,道路上的紅綠燈,好像對行人和車輛都沒起到規約;現在,行人基本都會耐心等待道路指示燈,車輛亂闖亂行的現象太少見了,“特別是公交車,禮讓行人,讓人真是感到十分溫暖。”
接下來,她更希望全體社會對文明環境方面作出努力,“我們一直在全力宣傳垃圾分類,在學校、在小區,現在不少市民和學生已經在做分類,可是,前端做好分類后,垃圾車卻仍將所有垃圾一并收集,沒有真正做到垃圾分類的閉環。”
“我們會一直行動!”王雪很有信心,“我們會組織動員更多市民群眾傳播文明風尚,養成文明習慣,一起溫暖河南這片厚重美麗的土地!”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