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魯山縣扶貧辦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心情振奮,倍受鼓舞。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鄉村振興再啟新程。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五大振興總目標和‘20字’總要求,以鄉村振興‘五大示范’創建為引領,打造六條鄉村振興示范帶,以點帶面、分類推進,乘風破浪、再創輝煌!”在收看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后,魯山縣副縣長、縣扶貧辦主任李新杰激動地說。
近年來,魯山縣扶貧辦把破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決勝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多方調研,積極向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議,凝心聚力打好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兩場硬仗,因地制宜做好產業發展、轉移就業等后續幫扶工作,極大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以易地扶貧搬遷為“主戰場”,讓貧困群眾“搬出窮山窩,走向新生活”。該縣按照11個步驟精準識別對象和堅持“四靠”原則選址要求,確保符合條件的搬遷對象一個不漏、32個集中安置點均靠鄉鎮或旅游景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立了“日計劃、周通報、旬評比、月總結”的推進機制和“五級監督、五道防線”管理體系,實現了零投訴和零事故。守住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的“標線”、落實“搬新居、拆老宅”要求,達到“即搬即拆、即拆即復墾”,不留死角。3128戶11028人實現了從“窮山窩”到“新生活”的喜人嬗變。2018年7月,河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觀摩會在魯山縣成功召開;2019年11月,河南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在魯山縣舉行觀摩活動。
以危房改造清零為“硬任務”,確保“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實施“一比對、二核查、三評定、四鑒定”四步工作法,評定鑒定房屋21.2萬余戶,實現了危房評定鑒定全覆蓋。創新打造“一場四園”(建設停車場、游園、花園、果園、菜園),達到了危改清零與人居環境改善“雙贏”的效果。設立危房改造獎補資金,建立危舊房屋拆除獎勵制度,實現了危房全改造、舊房全拆除。建立每天一排名通報、一周一調度推進工作制度,實現了“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截至目前,魯山縣累計投入資金1.77億元,拆除農村閑置危舊房10135座、面積120余萬平米,完成危房改造8129戶,建設“一場四園”2456處。2020年5月8日,魯山縣危房改造的做法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以落實后續幫扶做好“后半篇”,讓貧困群眾“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安居更要樂業,增收才能脫貧。魯山縣圍繞幫助群眾穩定增收這個核心目標,培育“1676”產業扶貧模式,實施“回歸工程”,實現產業就業扶貧“全覆蓋”,讓貧困群眾可發展;健全組織建設、社區活動、文明考評三個“全覆蓋”,加強安置點規范管理,讓搬遷戶穩得住;建立防貧“雙項標識”預警監測機制,構筑了防火墻,扎實做好 “后半篇文章”,為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筑起機制保障,確保貧困群眾可致富。魯山實施“三個覆蓋”規范安置點社區管理、全程代理幫助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證等做法得到國家發改委肯定,并在全國交流。
四年多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魯山縣于2020年2月份,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截至目前,該縣18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40804戶142923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創造了千年古縣的輝煌。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