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徐冉 通訊員 郭杰
3月5日是“雷鋒日”,在鄭州公交一輛S178路“黨員示范崗”公交車上,車長常運好每年3月都會布置“雷鋒”主題車廂,宣傳“雷鋒”精神,講述“雷鋒故事”。“雷鋒”主題車廂內不僅粘貼有“雷鋒事跡”、“雷鋒日記”、“雷鋒精神”等海報,還有零錢箱和便民包。

?
走進常運好的車廂,隨處就能看見一些小細節,而這些小細節正是做好公交服務的關鍵,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愛心零錢盒。“這是我專門為沒帶零錢,又不會用手機掃碼的乘客準備的。”常運好說。
“愛管閑事”,乘客送來上萬字感謝信
“有的老年人看不清手機屏幕上的地點,就來問我,有時我正開車也不能幫忙,就讓他們用放大鏡放大了看。”
常運好是個“愛管閑事”的人。行車途中,他曾經多次下車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高架橋上,熱心幫助醉酒男子送往醫院救治,還墊付了醫藥費。常運好熱心助人的事跡,數不勝數。
一位老人坐了一次常運好駕駛的公交車,了解到他的事跡后,寫了一封上萬字的表揚信,專門送到了公交調度室。在線路上跑車,常運好還有很多的“粉絲”,有些老年人為了坐一趟他駕駛的公交車,提前在公交站牌等候。

?
一次,常運好在上班途中遇到一名路人躺在前方道路中央,旁邊的一輛電動車也倒在路面上,非常危險。
常運好趕緊跑上前,發現這名路人身體多處擦傷。常運好呼喊了幾次路人都沒有回應,便趕緊進行急救。
蘇醒后,他慢慢睜開了眼睛,向常運好道謝后便離開了。
“我們小時候說學雷鋒,做好事。現在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也要多做好事。”
三年部隊生活,最大收獲是絕對服從命令和努力做到最好
1995年,18歲的常運好帶著對特種部隊的憧憬,遠離家鄉奔赴山東萊蕪,經過刻苦的訓練和嚴格的選拔,成為某特種部隊的一名特種兵。因為表現突出,常運好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1998年離開部隊后,常運好回到家鄉確山縣工作,2013年,他來到鄭州公交工作。

?
常運好說,在部隊的三年,收獲最大的是絕對服從命令和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干什么工作,我都是嚴要求、高標準地去做,不僅要干好,還要干到最好。”
收到“強制休息”的通知后,風雨無阻為同事送早餐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作為一名黨員車長,常運好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消毒車輛、運送乘客、防疫宣傳、志愿服務。常運好對同事說,就算車上只有一名乘客,也要做好運送服務,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020年春運期間,常運好一直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直到車隊給他發出“強制休息”的通知后,常運好才開始了節后休假。

考慮到飯店還沒有營業,上班的同事們吃不到一頓熱乎的早飯,雖然在家休息,常運好也還是牽掛著他的同事們。在部隊當過幾年兵,常運好練就了一手廚藝,在家休息的這幾天,總想著為大家多做點什么事情。
于是,每天晚上他都提前和好面,次日凌晨開始為同事們準備早飯。就這樣,家住隴海路西四環的常運好,每天騎著電動車,攜帶著早餐,往返于家和嵩山路南三環公交場站,風雨無阻,開始了送餐之行。
“油條、胡辣湯”,“煎餅、八寶粥”,“包子、小米粥”,連續幾天的“愛心早餐”不重樣,也一直在變換著口味,深受線路車長們的喜愛。“大家早上5點多就來上班了,根本沒時間吃早飯,我也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大家吃口熱乎飯。”
“您好,歡迎乘坐”,他堅持問候每一位乘客
一朵朵鮮花、一盆盆綠植、一串串燈籠……為了給乘客營造舒適的乘車環境,常運好經常將自己的車廂精心裝扮一番。今年春節期間,常運好在車廂內放置中國結、貼福字、掛燈籠,把車廂裝扮的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您好,歡迎乘坐。”行車中,他堅持問候每一位上車的乘客。春節期間,除了正常的問候,常運好還主動向乘客問候“新年好”,對待老年乘客親切地問候“叔叔新年好”、“阿姨新年好”。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我會一直會向雷鋒同志學習,像螺絲釘一樣,立足崗位,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助和溫暖身邊更多的人。”
常運好的心愿很簡單,就是希望讓每位乘坐他車的乘客,都能夠舒心、快樂。
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
3月5日是“雷鋒日”,在鄭州公交一輛S178路“黨員示范崗”公交車上,車長常運好每年3月都會布置“雷鋒”主題車廂,宣傳“雷鋒”精神,講述“雷鋒故事”。“雷鋒”主題車廂內不僅粘貼有“雷鋒事跡”、“雷鋒日記”、“雷鋒精神”等海報,還有零錢箱和便民包。
?
走進常運好的車廂,隨處就能看見一些小細節,而這些小細節正是做好公交服務的關鍵,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愛心零錢盒。“這是我專門為沒帶零錢,又不會用手機掃碼的乘客準備的。”常運好說。
“愛管閑事”,乘客送來上萬字感謝信
“有的老年人看不清手機屏幕上的地點,就來問我,有時我正開車也不能幫忙,就讓他們用放大鏡放大了看。”
常運好是個“愛管閑事”的人。行車途中,他曾經多次下車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高架橋上,熱心幫助醉酒男子送往醫院救治,還墊付了醫藥費。常運好熱心助人的事跡,數不勝數。
一位老人坐了一次常運好駕駛的公交車,了解到他的事跡后,寫了一封上萬字的表揚信,專門送到了公交調度室。在線路上跑車,常運好還有很多的“粉絲”,有些老年人為了坐一趟他駕駛的公交車,提前在公交站牌等候。
?
一次,常運好在上班途中遇到一名路人躺在前方道路中央,旁邊的一輛電動車也倒在路面上,非常危險。
常運好趕緊跑上前,發現這名路人身體多處擦傷。常運好呼喊了幾次路人都沒有回應,便趕緊進行急救。
蘇醒后,他慢慢睜開了眼睛,向常運好道謝后便離開了。
“我們小時候說學雷鋒,做好事。現在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也要多做好事。”
三年部隊生活,最大收獲是絕對服從命令和努力做到最好
1995年,18歲的常運好帶著對特種部隊的憧憬,遠離家鄉奔赴山東萊蕪,經過刻苦的訓練和嚴格的選拔,成為某特種部隊的一名特種兵。因為表現突出,常運好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1998年離開部隊后,常運好回到家鄉確山縣工作,2013年,他來到鄭州公交工作。
?
常運好說,在部隊的三年,收獲最大的是絕對服從命令和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干什么工作,我都是嚴要求、高標準地去做,不僅要干好,還要干到最好。”
收到“強制休息”的通知后,風雨無阻為同事送早餐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作為一名黨員車長,常運好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消毒車輛、運送乘客、防疫宣傳、志愿服務。常運好對同事說,就算車上只有一名乘客,也要做好運送服務,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020年春運期間,常運好一直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直到車隊給他發出“強制休息”的通知后,常運好才開始了節后休假。
考慮到飯店還沒有營業,上班的同事們吃不到一頓熱乎的早飯,雖然在家休息,常運好也還是牽掛著他的同事們。在部隊當過幾年兵,常運好練就了一手廚藝,在家休息的這幾天,總想著為大家多做點什么事情。
于是,每天晚上他都提前和好面,次日凌晨開始為同事們準備早飯。就這樣,家住隴海路西四環的常運好,每天騎著電動車,攜帶著早餐,往返于家和嵩山路南三環公交場站,風雨無阻,開始了送餐之行。
“油條、胡辣湯”,“煎餅、八寶粥”,“包子、小米粥”,連續幾天的“愛心早餐”不重樣,也一直在變換著口味,深受線路車長們的喜愛。“大家早上5點多就來上班了,根本沒時間吃早飯,我也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大家吃口熱乎飯。”
“您好,歡迎乘坐”,他堅持問候每一位乘客
一朵朵鮮花、一盆盆綠植、一串串燈籠……為了給乘客營造舒適的乘車環境,常運好經常將自己的車廂精心裝扮一番。今年春節期間,常運好在車廂內放置中國結、貼福字、掛燈籠,把車廂裝扮的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您好,歡迎乘坐。”行車中,他堅持問候每一位上車的乘客。春節期間,除了正常的問候,常運好還主動向乘客問候“新年好”,對待老年乘客親切地問候“叔叔新年好”、“阿姨新年好”。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我會一直會向雷鋒同志學習,像螺絲釘一樣,立足崗位,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助和溫暖身邊更多的人。”
常運好的心愿很簡單,就是希望讓每位乘坐他車的乘客,都能夠舒心、快樂。
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