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編輯:馬千惠

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216房間迎來了兩名來自于鄭州市惠濟區的訪客。據了解,他們是鄭州市惠濟區的一家食品生產企業的法務人員,企業在參評鄭州市市長質量獎時,受到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的一條行政處罰信息的影響,希望刪除該條信息。
市場監管人員登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后發現,該公司曾因欺瞞消費者被鄭州市惠濟區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
據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最新的政策,普通違法失信行為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期為一年,嚴重違法行為公示期為三年。如果想要刪除處罰信息,需要進行信用修復。
【何為信用修復工作?】
據了解,信用修復工作是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促進企業誠信經營的必然要求,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不斷強化信用修復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作用。截至目前,鄭州全市已修復行政處罰信息116條,是全省率先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開展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的地市,在全國也走在了前列。
疫情期間,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通告,告知公眾如何通過“不見面”形式進行信用修復。截至2020年底,共修復異常名錄241678條和9979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信息。
【如何進行信用修復?】
信用可以修復,但不可以隨意修復。據該負責人介紹,如果企業主體想要進行信用修復,需要準備修復材料、前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鄭州市惠濟區市場監管局進行初審,隨后,信用修復便會逐步啟動。
該企業的法務陸先生聽完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的介紹后說:“這條行政處罰是因為企業在與第三方合作時,因把關不嚴格而導致的行政處罰。已在第一時間履行了行政處罰義務,積極繳納罰款,對相關經營作出整改。根據《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我們公司滿足申請信用修復的條件,目前公司正處于榮譽評定的關鍵期,這條處罰信息對我公司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們是一家用心做實業的企業,我們公司的領導也非常重視企業的信譽,請市場監管部門給予支持和幫助!”
兩天后,鄭州市惠濟區市場監管局對該企業做出了建議修復的初審決定。為減輕企業負擔,更高效推進修復流程,經向主管領導匯報,信用監管處工作人員前往企業完成約談環節,現場聽取企業整改成效,同時向企業宣傳與信用相關法規政策和常見的信用問題。約談后,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立即作出了同意修復的決定意見,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參評問題。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編輯:馬千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