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楊茹
“新鄉貧困區域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難度大,是河南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買世蕊說。截至目前,新鄉市累計實現8.3萬戶、28.4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527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封丘縣、原陽縣兩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全市區域性整體貧困和絕對貧困得到歷史性解決。這背后,也充滿著新鄉供電系統賦予的源源“動力”。

“十三五”期間,國網新鄉供電公司共完成電網脫貧攻堅專項投資22.57億元,在貧困縣新(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6座,完成全市527個貧困村,以及封丘、原陽兩個貧困縣167個非貧困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新鄉貧困地區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4千伏安以上,戶戶通電率、貧困村通動力電率均達到100%,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97%,供電可靠率達到99.8%,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供電保障。
新鄉供電公司暢通光伏扶貧綠色通道,保障全市863個光伏扶貧項目及時并網投運;并網容量達103.9兆瓦,確保光伏扶貧項目購電費按月支付、補貼及時轉付,累計支付購電費及轉付補貼1.08億元;全面落實我省低保五保每戶每月10度電量電費減免政策,累計減免電量 7508萬度,減免電費4205萬元。
在定點扶貧方面,該公司擇優選派17名駐村第一書記、38名駐村工作隊員定點幫扶17個村,所有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村序列,981戶3414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累計捐贈項目資金225.5萬元,用于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產業扶貧;大力開展消費扶貧,累計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150萬元。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買世蕊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網新鄉供電公司大有可為。
她建議,要聚焦農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堅持農網發展與農業生產、產業振興、農村生態和能源革命“四個協同”,優先保障鄉村振興、民生實事、高標準農田排灌設施等專項投資需求,不斷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更好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積極推進“新基建”發展,圍繞大數據分析、綜合能源服務、充電樁等新領域,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振興,培育帶動上下游產業創新發展。尤其是要謀劃在集中村鎮建設充電站,實現充電設施從“公共領域”走進“居民共享”,打造充電生態圈,方便村民出行。
要全力提升主網承載能力,主動跟進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用電需求,力爭形成覆蓋全域的荷載力強、吞吐靈活的供電網。尤其關鍵的是,要全力提升縣域農村電網保障能力,按照整村推進和局部改造“雙管齊下”的思路,差異化做好電網改造,實現“網格化”規劃實現全供電區全覆蓋。 (編輯 施尚景)
“新鄉貧困區域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難度大,是河南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買世蕊說。截至目前,新鄉市累計實現8.3萬戶、28.4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527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封丘縣、原陽縣兩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全市區域性整體貧困和絕對貧困得到歷史性解決。這背后,也充滿著新鄉供電系統賦予的源源“動力”。

“十三五”期間,國網新鄉供電公司共完成電網脫貧攻堅專項投資22.57億元,在貧困縣新(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6座,完成全市527個貧困村,以及封丘、原陽兩個貧困縣167個非貧困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新鄉貧困地區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4千伏安以上,戶戶通電率、貧困村通動力電率均達到100%,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97%,供電可靠率達到99.8%,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供電保障。
新鄉供電公司暢通光伏扶貧綠色通道,保障全市863個光伏扶貧項目及時并網投運;并網容量達103.9兆瓦,確保光伏扶貧項目購電費按月支付、補貼及時轉付,累計支付購電費及轉付補貼1.08億元;全面落實我省低保五保每戶每月10度電量電費減免政策,累計減免電量 7508萬度,減免電費4205萬元。
在定點扶貧方面,該公司擇優選派17名駐村第一書記、38名駐村工作隊員定點幫扶17個村,所有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村序列,981戶3414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累計捐贈項目資金225.5萬元,用于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產業扶貧;大力開展消費扶貧,累計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150萬元。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買世蕊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網新鄉供電公司大有可為。
她建議,要聚焦農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堅持農網發展與農業生產、產業振興、農村生態和能源革命“四個協同”,優先保障鄉村振興、民生實事、高標準農田排灌設施等專項投資需求,不斷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更好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積極推進“新基建”發展,圍繞大數據分析、綜合能源服務、充電樁等新領域,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振興,培育帶動上下游產業創新發展。尤其是要謀劃在集中村鎮建設充電站,實現充電設施從“公共領域”走進“居民共享”,打造充電生態圈,方便村民出行。
要全力提升主網承載能力,主動跟進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用電需求,力爭形成覆蓋全域的荷載力強、吞吐靈活的供電網。尤其關鍵的是,要全力提升縣域農村電網保障能力,按照整村推進和局部改造“雙管齊下”的思路,差異化做好電網改造,實現“網格化”規劃實現全供電區全覆蓋。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