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2021年度河南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召開。
河南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水上交通領域安全生產繼續保持“零事故”,全年沒有發生重特大道路行車事故,全省日均違規運營行為事項發生量也由最高峰的2300余條下降到近期的300余條,下降率87%。
【“零事故”“零容忍”,隱患排查治理永遠在路上】
河南是交通大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長,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多,客運班線數量、客運量等均排在全國前列,安全監管任務非常艱巨。
2020年,河南省各級交通運輸部門齊心協力,確保了行業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不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的底線。堅決杜絕了重特大事故,遏制了較大事故,減少了一般事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連續8年、水上交通連續6年保持“零事故”;開封、鶴壁、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駐馬店、濟源等8個省轄市(區)實現了全年交通運輸安全“零事故”。
特別是,通過出臺《應急管理制度》《道路運輸安全生產違反“四個嚴禁、四個一律”調查處理工作細則》等多項制度,初步建立了交通運輸安全監管的制度體系。全省交通運輸系統以提升信息化監管能力為抓手,整合交通執法、公路運營、運輸管理數據資源,加快綜合交通運輸監管平臺建設,對審驗逾期、疲勞駕駛等6類違規問題實施綜合監管,對擅自關閉動態監控等違規行為開展重點查處,對非法營運車輛進行排查布控,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計發現涉嫌違規運輸企業和營運車輛共4.3萬余條,對386輛疑似非法營運車輛進行布控,成功攔截265輛,攔截成功率為69%,準確率為79%。全省各級交通運輸部門上下聯動,集中整治違規運營行為,其中安陽、鞏義等市縣處置率達到100%,“兩客一危”行車安全隱患逐步減低。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軟需求”,擰緊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壓力閥”】
交通運輸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當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模式也在發生變革,人們不僅僅滿足于通路通車、通航通郵等“硬需求”,更加重視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軟需求”,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據悉,“十四五”期間,河南省交通運輸將重點實施“四大工程”,開展“四大行動”,實現“四化引領”,交通投資和運輸總量將持續高位運行,交通運輸行業的“基本盤”會越來越大,安全生產的“壓力閥”也會越擰越緊,安全監管的任務也會越來越重。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完成年度投資1000億元,計劃新開工高速公路項目38個,在建項目最多時將達到59個3500公里,項目多、投資任務重,尤其是一些山區和跨黃河項目,高空作業、長大橋隧施工、臨崖臨水作業多,安全風險大。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保持高度警覺,不斷夯實安全監管的基礎,落實安全監管的責任,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持續推進行業安全生產穩中向好發展】
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每一輛車、每一艘船、每一條路都肩負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托。
2021年,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開展交通運輸專項整治“集中攻堅年”行動,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持續動態更新“三個清單”,聚焦行業安全生產難點、堵點等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攻堅,推動破解本地區、本領域長期制約交通安全發展的頑癥痼疾。
全力做好重點時段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通過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權責清單、制定問題整改清單、落實掛牌督辦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嚴格落實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逐步細化量化崗位職責。認真執行關于“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隱患”直接入刑的最新法律規定,提高法治認識,將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納入依法治理范疇,建立安全生產隱患依法處罰和追責機制。年底前建立全省交通運輸企業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逐步實現本地“風險管控一張圖”“隱患排查一本賬”。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重大任務,是行業必須履行好的職責,也是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更是我們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重要內容。”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衛東表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齊心協力,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全力抓好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