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各家銀行防范和堵截外部欺詐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工商銀行鄭州分行通過風險管控平臺建設、嚴格開戶環節審查、加強員工培訓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完善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外部欺詐風險。
2020年全年,該行全轄機構及相關專業部門共防堵外部欺詐風險事件近600起,涉及金額180余萬元,通過嚴格防控防范成功率達100%,未發生人員、資金、財產損失。2021年前兩個月,累計防堵外部欺詐風險事件60余起,主要為堵截電信詐騙、冒用他人身份證件辦理業務、信用卡非法買賣等形式。
強化組織領導,科技助力精確防堵
根據工作要求,工商銀行鄭州分行成立防控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小組,以認真落實防控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各項工作要求為目標,按照“主動防、智能控、全面管”的風險治理路徑,堅持“客戶為本、部門聯動、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工作原則,壓實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有效提升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踐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
外部欺詐風險幾乎涉及銀行所有業務條線,防控難度大,是當前對銀行業造成損失最為嚴重的風險類型之一。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工作中以該行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外部欺詐風險管理控制平臺--工銀“融安e信”為基礎,實現對外部欺詐風險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發揮工銀“融安e信”反欺詐平臺在防范外部欺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維護客戶資金安全,營造安全的金融生態環境。數據顯示,2020年,“融安e信”發揮外部風險防控作用,累計預警13312次,金額73167萬元。在風險預警、控制方面成效顯著。
加強員工培訓,擴大宣傳防范風險
某日,客戶李女士匆匆走進工商銀行滎陽支行營業大廳,因自己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的跨境匯款被系統多次退回,十分生氣,要求工作人員立即解決。經過查詢,李女士的賬戶被系統預警,有較大的涉案風險。經過耐心細致的溝通,了解到李女士在網絡遇到一位未曾謀面的“專家”,可以指導其投資境外基金、股票等,先期已經繳納了一定金額的“學費”,現在還要求她繼續進行轉賬到境外某賬戶購買“高收益產品”。李女士的經歷完全符合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典型特征,網點人員苦口婆心的勸說,又拿出公安機關通報的案例進行解釋和對比。終于,回過味的李女士大呼上當,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趕緊到公安機關報案,并對工作人員嚴謹的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連聲道謝。
像這樣通過一線網點有效攔截的外部欺詐事件并不鮮見,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積極配合人民銀行和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要求,對內強化對一線員工風險防范能力培訓,通過開展安全防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和應急預案演練,提升員工對外部欺詐的辨別能力和風險處置能力;對外采取一系列宣傳舉措,增強廣大客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如在網點積極向到店客戶宣傳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斷卡”行動、組織開展“金融安全進社區”活動、全面開展“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集中宣傳月”活動等等,通過面對面宣講、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結合結合典型案例,做好金融安全提示,為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打下堅實基礎。
配合公安機關,有效打擊違法犯罪
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斷卡”行動,有效遏制涉案“兩卡”(電話卡、銀行卡)犯罪的高發勢頭,協助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黑灰產業違法犯罪活動。
為確保偵破案件的實效性,該行派駐專人到公安機關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相關部門,執行24小時應急工作機制,隨時響應,第一時間協助公安機關完成賬戶管控,有效遏制犯罪行為的延伸。同時,結合打擊治理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在金融行業安全管理等方面積極提出有效的措施、建議,有效推進反詐騙工作的深度開展。
據介紹,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加強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協助做好涉案賬戶的查詢、止付、凍結等管控工作。2020年度協助查詢疑似涉案金額超1.8億元,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切實護好市民“錢袋子”。同時配合公安機關破獲多起詐騙案件,協助抓獲數十名犯罪嫌疑人,一系列優異的成績受到公安機關的高度贊揚和肯定,專門對工商銀行鄭州分行送來感謝信,感謝并表彰該行在履行國有銀行社會責任,協助公安機關捂住全省人民“錢袋子”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 ( 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通訊員孫忠玉 李欣)
來源:工商銀行鄭州分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