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 通訊員 王璞 馬煒徽
近期,音樂人趙英俊、演員吳孟達因肝癌去世。一時間,讓肝病再次成為很多人關注焦點。
乙肝疫苗如何打?肝經“值班”靠譜嗎?脂肪肝如何分級?已有基礎疾病的朋友該注意哪些?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河南商報記者邀請河南省傳染病醫院肝病學科帶頭人肝硬化科主任醫師李廣明主任為大家分享健康知識,聊一聊關于“小心肝”的那些事。
乙肝疫苗一生只要打一次就夠了?
如今,注射乙肝疫苗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但乙肝疫苗注射后是否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效,是否需要補種等問題也讓很多人疑惑。
“其實就一般人而言,乙肝疫苗一生只要打一次就夠了。”李廣明表示。就接種人群來講,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以及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30年。
就乙肝傳播途徑而言,主要有垂直傳播(母嬰)、輸血傳播和性傳播,成年之后,一般的生活節奏是不會傳染乙肝的,所以只要打過就夠了,而且一般人群也不需要進行抗體滴度的監測或加強免疫。
但很多事都有例外,李廣明強調:“對高危人群(父母為乙肝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則需要監測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如果抗-HBS<10mIU/ml,可再次接種1針乙型肝炎疫苗。”
中老年群體已成為藥物性肝損傷最大受害人群
顧名思義,藥物性肝損傷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
“我國目前報道的藥物性肝損傷發病率主要來自于相關醫療機構的住院或門診患者,這其中藥物性肝損傷約占急性肝損傷住院比例的20%。”李廣明介紹。
就人群來講,藥物性肝損傷患者中,中老人占據了相當大比例,而由于中藥和保健品原因所導致的肝損傷,在藥物性肝損傷中占比達到50%左右。
“比如何首烏生發,三七降血脂等,大家都知道,但是過量的服用就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更可怕的是,往往這些肝損傷還比較重,在臨床上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
“是藥三分毒,如果確實需要服用中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李廣明提醒。
按時辰養肝,不如多睡一會
“在中醫學說里,有時辰與經絡相對應之說,這有一定道理,肝臟的血供是在夜里11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最豐富,這時候它的減毒、代謝、合成功能都會是一天中最佳時期。”李廣明表示,但是說“按時辰養肝”就對,那還是有點斷章取義。
在醫學上曾經有一項研究,科學家對比了兩組睡6小時以上和沒有睡夠6小時的女性人群,結果發現,睡眠在6小時以下的那一組,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高出另一組40%。
所以,相對于按時辰養肝,睡眠充足,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飲酒、辛辣飲食,才是更好保護肝臟的正確方式。
蜘蛛痣和肝掌是肝臟異常信號,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把蜘蛛痣和肝掌看成肝臟異常的信號,就慢性肝病患者而言,他們可能會出現肝掌,即雙手手掌兩側的大、小魚際以及指尖處呈粉紅色斑點和斑塊,色如朱砂,按壓后即為蒼白色,掌心顏色正常。
還有人會出現于頸部、胸部的蜘蛛痣,這是皮膚小動脈分支末段擴張所形成,其痣體有一個中心點,周圍有呈輻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態似蜘蛛,但這兩種癥狀并非肝臟問題的唯一信號。
肝功能受損時,患者還可能會有乏力、厭油膩或納差食欲不振、倦怠等癥狀。肝細胞損傷較重時,還會有小便黃染、皮膚及鞏膜的黃染。當有肝硬化失代償時,還會有黑便、腹脹、雙下肢水腫等。
“就這兩種癥狀而言,有蜘蛛痣或者肝掌體征的患者,一般都有慢性肝病或者肝硬化,但是話說回來,不是所有的肝硬化患者都有蜘蛛痣或者肝掌體征。”李廣明介紹。
輕度脂肪肝真的不用擔心嗎?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又稱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
如果把分級,又可以分為輕、中、重度三級,分級標準主要是看其脂肪占肝臟的重量占比。
“小于三分之一是輕度脂肪肝,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中度脂肪肝,大于三分之二是重度脂肪肝。”李廣明介紹。
對于輕度和部分中度脂肪肝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運動、戒酒等可以使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除此之外,喝茶對于脂肪肝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特別是綠茶。李廣明表示“茶葉能有效分解肝臟中脂肪,減輕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此外還有名目的作用。”
“你看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體重其實是超重的,應該有脂肪肝,但是我就沒有,這應該跟我經常喝綠茶有很大關系。”李廣明表示,對于重度脂肪肝的朋友,一定要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脂肪肝并不是成年人的專利
就全國來講,輕、中度脂肪肝的人數有逐年上升趨勢,而且脂肪肝早已不是成年人的專利了。
“我們之前做過一項研究和抽樣調查,在鄭州14歲至18歲的中學生中,由于肥胖所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人數比例占到了抽檢人數的10%~30%,這個數字相當高。”
有研究表明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與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病均有關系,并且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在早期往往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
在伴有嚴重肝損害時才表現出慢性肝病相關臨床癥狀,因此對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常規篩查及早期治療相當關鍵。 (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
近期,音樂人趙英俊、演員吳孟達因肝癌去世。一時間,讓肝病再次成為很多人關注焦點。
乙肝疫苗如何打?肝經“值班”靠譜嗎?脂肪肝如何分級?已有基礎疾病的朋友該注意哪些?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河南商報記者邀請河南省傳染病醫院肝病學科帶頭人肝硬化科主任醫師李廣明主任為大家分享健康知識,聊一聊關于“小心肝”的那些事。
乙肝疫苗一生只要打一次就夠了?
如今,注射乙肝疫苗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但乙肝疫苗注射后是否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效,是否需要補種等問題也讓很多人疑惑。
“其實就一般人而言,乙肝疫苗一生只要打一次就夠了。”李廣明表示。就接種人群來講,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以及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30年。
就乙肝傳播途徑而言,主要有垂直傳播(母嬰)、輸血傳播和性傳播,成年之后,一般的生活節奏是不會傳染乙肝的,所以只要打過就夠了,而且一般人群也不需要進行抗體滴度的監測或加強免疫。
但很多事都有例外,李廣明強調:“對高危人群(父母為乙肝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則需要監測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如果抗-HBS<10mIU/ml,可再次接種1針乙型肝炎疫苗。”
中老年群體已成為藥物性肝損傷最大受害人群
顧名思義,藥物性肝損傷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
“我國目前報道的藥物性肝損傷發病率主要來自于相關醫療機構的住院或門診患者,這其中藥物性肝損傷約占急性肝損傷住院比例的20%。”李廣明介紹。
就人群來講,藥物性肝損傷患者中,中老人占據了相當大比例,而由于中藥和保健品原因所導致的肝損傷,在藥物性肝損傷中占比達到50%左右。
“比如何首烏生發,三七降血脂等,大家都知道,但是過量的服用就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更可怕的是,往往這些肝損傷還比較重,在臨床上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
“是藥三分毒,如果確實需要服用中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李廣明提醒。
按時辰養肝,不如多睡一會
“在中醫學說里,有時辰與經絡相對應之說,這有一定道理,肝臟的血供是在夜里11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最豐富,這時候它的減毒、代謝、合成功能都會是一天中最佳時期。”李廣明表示,但是說“按時辰養肝”就對,那還是有點斷章取義。
在醫學上曾經有一項研究,科學家對比了兩組睡6小時以上和沒有睡夠6小時的女性人群,結果發現,睡眠在6小時以下的那一組,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高出另一組40%。
所以,相對于按時辰養肝,睡眠充足,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飲酒、辛辣飲食,才是更好保護肝臟的正確方式。
蜘蛛痣和肝掌是肝臟異常信號,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把蜘蛛痣和肝掌看成肝臟異常的信號,就慢性肝病患者而言,他們可能會出現肝掌,即雙手手掌兩側的大、小魚際以及指尖處呈粉紅色斑點和斑塊,色如朱砂,按壓后即為蒼白色,掌心顏色正常。
還有人會出現于頸部、胸部的蜘蛛痣,這是皮膚小動脈分支末段擴張所形成,其痣體有一個中心點,周圍有呈輻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態似蜘蛛,但這兩種癥狀并非肝臟問題的唯一信號。
肝功能受損時,患者還可能會有乏力、厭油膩或納差食欲不振、倦怠等癥狀。肝細胞損傷較重時,還會有小便黃染、皮膚及鞏膜的黃染。當有肝硬化失代償時,還會有黑便、腹脹、雙下肢水腫等。
“就這兩種癥狀而言,有蜘蛛痣或者肝掌體征的患者,一般都有慢性肝病或者肝硬化,但是話說回來,不是所有的肝硬化患者都有蜘蛛痣或者肝掌體征。”李廣明介紹。
輕度脂肪肝真的不用擔心嗎?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又稱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
如果把分級,又可以分為輕、中、重度三級,分級標準主要是看其脂肪占肝臟的重量占比。
“小于三分之一是輕度脂肪肝,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中度脂肪肝,大于三分之二是重度脂肪肝。”李廣明介紹。
對于輕度和部分中度脂肪肝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運動、戒酒等可以使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除此之外,喝茶對于脂肪肝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特別是綠茶。李廣明表示“茶葉能有效分解肝臟中脂肪,減輕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此外還有名目的作用。”
“你看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體重其實是超重的,應該有脂肪肝,但是我就沒有,這應該跟我經常喝綠茶有很大關系。”李廣明表示,對于重度脂肪肝的朋友,一定要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脂肪肝并不是成年人的專利
就全國來講,輕、中度脂肪肝的人數有逐年上升趨勢,而且脂肪肝早已不是成年人的專利了。
“我們之前做過一項研究和抽樣調查,在鄭州14歲至18歲的中學生中,由于肥胖所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人數比例占到了抽檢人數的10%~30%,這個數字相當高。”
有研究表明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與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病均有關系,并且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在早期往往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
在伴有嚴重肝損害時才表現出慢性肝病相關臨床癥狀,因此對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常規篩查及早期治療相當關鍵。 (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