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理財”走近普通百姓,許多老年人將養老錢投入其中希望增值,但現實中名為“投資理財”實為非法集資的案例頻發。
如何提高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資的法律意識? 如何保護老年人遠離非法傷害? 如何從多方面預防非法集資侵害老年的晚年生活?
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提醒各位老人:要多聽子女意見,不要貪圖小利,而成為非法集資的幫兇,更不能僅憑公司巨額的注冊資本就輕信公司具有較強的履約能力。不要被高大上的項目吸引,要了解這些項目是否真實的存在,老人們遇到詐騙后要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依法維權。
風險提醒:
一、 謹記高回報
伴隨高風險,老年人選擇將自己養老金用于投資理財時,大多是被集資人許諾的高額利息、入股分紅所吸引,殊不知當你看中騙子的高回報時,本金已經岌岌可危。如果有人和你說,他們的理財項目收益高、風險低,那么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理財陷阱。
二、 投資前要商量
老年人辛苦攢下的養老金是與老伴的共同財產,在打算投資前一定要和老伴商量。數十萬元的投資支出對家庭來說也屬于大事件,老年人除了和老伴溝通外,也要多聽聽子女的意見。很多老年人投資失敗或被騙后,因為事前沒有與家人商量,事后更不敢讓家人知曉,老人除了遭受較大經濟損失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壓力。
三、 不貪小利,免成非法集資幫兇
有的老年人經不住騙子高利息誘惑,購買了理財產品。老人“收益”后,又將項目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對老人許諾拉人頭給予幾個點的提成,老人有可能介紹身邊更多的人也購買理財產品。一旦被騙后,不但自身遭受損失也讓鄰居成為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成為了非法集資的幫兇。
四、 融資企業,金融資質要必備
我國對金融機構實行的是準入制,從事金融業務要取得金融許可證,沒有取得金融許可證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如果有企業向老年人募集資金,老年人首先應當在銀監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網上查詢平臺查詢企業是否具備金融許可證,如果經查詢不具備從事金融許可證,就不要參與企業的集資,以免權益受損。
五、 融資項目,本身要審核
很多非法集資都是打著生態莊園開發、修建養老公寓、投資機場高速路建設等旗號,公開的向社會募集資金。老年人容易被這些高大上項目所吸引,這些項目是否真實存在不清楚,項目是否真正委托募集資金不清楚,項目經營狀況及前景不清楚,也沒有途徑去審核這些項目。其實好多項目都是騙子虛構的,本身并不存在,只是騙子用來集資的幌子。
六、 遭受損失,及時處置不拖延
老年人投資理財時,如果公司到期未償還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要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發現被騙,集資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的,老年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刑事責任,立案后,公安機關會根據案情需要凍結、查封集資人的財產。不要相信騙子拖延的花言巧語。
七、 維權要理性,尋求專業幫助
非法集資的受害者大多涉及幾十人或者上百人,而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非法集資被騙,可能畢生攢下的養老金都被騙光,可能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情緒往往非常激動。老人要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依法維權。
來源: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