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流程讓客戶等待時間太長,要精簡”、“這些環節都在串行,能否改成并行”……筆者來到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小微創新團隊,成員們正在激烈地討論。據了解,像這樣項目型的創新團隊中國人壽還有很多,他們的創新成果激勵平臺已推行了七年,七年間正是這些團隊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否定之否定的態度,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創新,為客戶送去更好的體驗,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站在客戶視角,小改變推動好體驗
“只為客戶少跑一趟腿”是小劉及他的同事們剛剛攻克的一道難題。人們常說只有理賠了才能讓客戶感受到保險的重要,為了讓客戶在辦理醫療結算時少跑一趟腿,中國人壽山西省分公司優化“政策性健康險理賠”流程,對每一個環節反復斟酌,嘗試多種解決方案,最終客戶辦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理賠更輕松,客戶收到賠款時長縮短近一半。
“遠程調查,線上辦,不見面”,山東省分公司運營管理中心經理趙偉是一名“老運營人”,他利用在省、市、縣三級公司的工作經歷,帶領團隊在傳統面訪的基礎上應用互聯網技術替代,依托國壽視通系統,實現面訪服務遠程辦理轉型,滿足疫情下“非接觸”服務需求,面訪服務時長降至10分鐘左右,更好地保障了客戶權益,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對自己“下刀子”,微創新帶來大效益
“該精簡的精簡,該合并的合并,該機器做的不用人工做。”這是小微創新團隊小張的理解。近年來,他們一次次對自己“下刀子”,通過流程的不斷優化、創新,推動精細化管理。
深圳市分公司推出無線一鍵認證項目,通過實現企業APP與網絡設備之間的自動信息交互,網絡認證流程由原來的10步減少為3步,認證時長由原來的一分多鐘縮減為10秒。河北省分公司對信函通知數據處理流程進行改造,實現系統輔助的數據處理與清洗,處理環節由原來的10項減少為7項,數據加工時間大幅降至10分鐘。江蘇省分公司優化納稅申報流程,將省市縣70余家機構分散申報整合為省分公司集中處理,解決了既往分散申報涉及機構多,容易出錯、時效差的問題,并引入流程機器人替代人工申報,納稅申報正確率達100%,人力成本減少95%。
鼓勵更多的人變成工匠,讓更多的工匠引領創新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只有培養出更多熟悉業務、與客戶有同理心、善于開展流程優化的“工匠”,才能推動中國人壽這樣的大型企業永葆創新之心,不斷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中國人壽搭建起創新成果孵化培育、表彰激勵、推廣宣傳三大平臺,不斷鼓勵員工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開展創新,2020年更是設立“小微創新—管理創新獎”,一舉激發了更多人立足基層,聚焦本職工作,參與創新變革。僅去年一年,中國人壽就完成了100個“小微創新”項目,近600位主創人員參與,優化了48類流程,涵蓋12個業務領域,創新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勢激勵更多“國壽工匠”脫穎而出。
來源:中國人壽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