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發布牡丹文化節該園多場活動,其中4月5日即清明小長假最后一天,該園將上演兩場牡丹仙子巡游活動。
據了解,目前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共有 450余個品種牡丹開放,占該園牡丹花總數的 38% 。主要分布在園區的九色園、特色園、百花園 、科技園。其中,盛開的牡丹品種有 太平紅、疊云、向陽紅、金玉交章、浪花錦等;初開的牡丹品種有雪里紫玉、嬌紅、青龍鎮寶、古城春色、飛燕紅裝等。
另外,千姿牡丹園垂枝桃、碧桃、櫻花等1萬余株正值盛花期。海棠園的火焰海棠、絢麗海棠、王族海棠等1萬余株海棠盛開。南門郁金香5萬余株初開。
配合牡丹文化節的舉辦,4月5、10日的10時至12時,14時至17時,該園將舉辦牡丹仙子巡游活動,牡丹仙子、蝴蝶、甜心女孩、小丑、藤蔓花車組成一個耀眼的隊伍,分別在各游園入口造勢、小丑派發禮品、與游客拍照互動,然后帶領游客在園區巡游、在主要景點打卡地演出,讓每個來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賞花的游客收獲體驗。
牡丹文化節期間,來自河洛古箏藝術學校的表演者們將帶來古箏情景表演,身穿漢服為游客彈奏《牡丹之歌》《春曉》《盛世華箏》等曲目,現場教會游客彈奏古箏、互動拍照;來自七耳兔古箏培訓中心的箏寶們,將在千姿牡丹園內為大家帶來精彩演出。
4月17、18日10時千姿牡丹園內來自澤宇國學館、雷音約讀書房身穿漢服的小朋友在樹下、花叢中進行牡丹詩歌、國學經典朗誦,向全國游客展示洛陽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特色《坊間少年》系列研學課程武則天“牡丹”召集令也在牡丹文化節期間啟動,孩子們化身坊間少年,沉浸式模擬體驗,露宿牡丹園,晨賞牡丹,了解牡丹的故事,解讀牡丹背后的文化,以趣味的形式鍛煉孩子們的各種能力。
西門廣場百姓大舞臺每周六、周日,邀請洛陽市多個高水平藝術團進行多場大型綜藝表演,內容有模特走秀、歌舞表演、聲樂演出、戲曲、詩朗誦等。
據了解,牡丹文化節期間,還遠還將舉辦特色專家志愿服務活動。此活動從2017年開始,吸引了來自省市的專業技術人員、牡丹愛好者數百人次參加;組織全國牡丹專家、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洛陽市著名牡丹畫家開展“專家帶您識牡丹、畫牡丹、拍牡丹”活動,牡丹專家現場講解牡丹的歷史、栽培知識以及不同品種的區別等;攝影協會會員為游客講解拍牡丹的技巧、方法;畫家現場作畫、并教授牡丹畫的基本方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游客了解洛陽牡丹文化。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