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通訊員 馬素連
今日,河南自貿試驗區迎來四周歲生日,洛陽片區發布四周年成績單。截至目前,入駐市場主體突破3萬家,累計新入駐企業超過1萬家,是掛牌前存量企業的3.5倍。
洛陽自貿區、高新區、自創區疊加,“三區”體制化繁歸一,融合發展蔚然成風。圍繞“三區融合”,洛陽片區編制形成“1+8”規劃體系,實現“多規合一”,并以“大部制”改革為統領,以“管委會+公司”為重點,建成了大部門、扁平化管理的新型高效組織架構,有力推動實現“1+1+1>3”的聚合裂變。
營商環境升溫加力。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專網搞服務”的“三個一”改革新模式;設立企業開辦“單一窗口”、免費刻章、60分鐘辦完。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創新“互聯網+全景綜合執法”模式,全程電子化辦件率超過85%。建成企業專屬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專屬定制服務。2020年,圍繞“準入”,免費為新設企業刻制公章539套,為企業節省費用近25萬元;圍繞“準營”,辦理“證照分離”改革事項630余件,惠及企業1000多家;圍繞“準建”,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制度,已有54個建設項目通過告知承諾制實現“立等可取”。
雙向開放如火如荼。綜合保稅區成功獲批,目前10萬平方米保稅倉及配套設施已完工,綜合服務樓、查驗倉庫等配套設施加緊建設,跟蹤引進中德跨境貿易基地、博奧特智能裝備等21個項目、總投資154億元。發揮“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優勢,統籌推進陸海空網四路協同。洛陽—布哈拉農業綜合示范區獲評首批省級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建成5萬畝農作物種植基地。加快推進在烏茲別克斯坦建立國家級大型實驗室和石墨烯研究中心。投資9億元的洛陽—布哈拉大鑫礦業石墨礦項目正式獲得采礦證書、100%的石墨礦采礦權,這是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上發放的第一個外商獨資的采礦許可證。華瀚(洛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蒙古鐵路國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籌建中蒙產業園,瓜達爾港洛陽自貿產業園正在加快推進。外資外貿成績突出,2020年,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7013萬美元,占全市15.21%,完成年度目標102%,較掛牌前增長21%;直接利用外資完成4864萬美元,占全市90.88%,完成年度目標243.2%。實現進出口額82.2億元,占全市42.6%,完成年度目標270.4%,較掛牌前增長534.75%。外資外貿實現跨越式增長,成為扭轉全市下滑局面、實現逆勢增長的重要引擎。
金融開放跨步向前。在不斷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符合洛陽地區特點的類金融準入及管理制度,累計進駐金融及類金融機構已達到68家,融資能力超過500億元。洛陽片區實現了離岸金融業務中心成功落戶,洛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正式揭牌,河南自貿試驗區首單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融資業務成功落地,打造普惠金融示范區。
虹吸磁場雛形突顯。緊扣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實施精準招商,累計引進億元以上的大項目149個。2020年完成10億元以上簽約項目6個,總投資120億元。分別是:投資50億元的正弘周山金灣一期項目,投資20億元的格力(洛陽)冰箱產業基地項目、投資15億元的奧萊新型商業綜合體項目,投資12億元的建業風渡印江山項目,投資13億元的美的浩德國賓府項目,投資10億元的博奧特智能終端研發及制造項目。成功引進米貿通等三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新增的40余家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實績業務。
接下來,洛陽片區將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重要理念,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路徑,全力推進“三區”融合發展,努力打造雙向開放先行區、改革創新活力源、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洛陽都市圈建設排頭兵和新引擎。
圍繞“十四五”建設,洛陽片區將力爭到2025年實現“三個翻番、三個突破和兩個提升”。其中,“三個翻番、三個突破”是:在經濟體量方面,建設用地畝均GDP產出、稅收收入等主要指標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番,GDP在全市占比突破5%;在開放動能方面,進出口額、實際利用外資、對外投資額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番,在全市占比突破20%;在科技支撐方面,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平臺(載體)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番,在全市占比突破40%。在“十四五”期間洛陽片區擬建設項目189個,總投資1662億元。實現區域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監制:趙 強
統籌:王俊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