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通訊員 趙光輝
18歲入伍,36歲從警,他將青春獻給軍營,又將余生獻給警營。從空軍的天空藍到警察的藏青藍,換戎裝,不改初心,他扎根在基層一線默默奉獻、履職盡責、守護平安,用忠誠和擔當詮釋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他就是鄭州市公安局惠濟分局江山路派出所治安民警孫慶海。
從警以來,他始終保持空杯心態,堅持學習、主動學習,自我加壓,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面對違法犯罪,他不破案誓不罷休,面對群眾安危,他奮不顧身沖上前,面對矛盾糾紛,他能化干戈為玉帛,櫛風沐雨十余載,他已經從入警時的“新手”,成長為基層一線的“多面手”。
【一條微信轉賬記錄,揪出一條“大魚”】
“在工作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這樣才能把危險和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里,未雨綢繆。”這是孫慶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治安民警日常工作繁雜,但孫慶海心思縝密,耐心細致,每一次案件偵破,他總能在雜亂的線索中抽絲剝繭,找到事情真相,將嫌疑人繩之以法;每一次巡邏防范,他總似有一雙“火眼金睛”,發現潛在危險,將隱患及時消除。
非法儲存、運輸危險物質,一旦發生泄漏或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是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巨大隱患。今年3月初,孫慶海和同事在轄區日常巡邏時,發現一輛可疑面包車,散發刺鼻氣味,車窗緊閉且車玻璃用的是深色貼膜,從外面根本看到不到車內任何情況。
孫慶海立即叫停該面包車,打開后備箱后,發現狹小的面包車內竟存放十幾個煤氣罐,也沒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經現場查問,面包車司機張某在未取得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非法買賣、運輸煤氣罐,張慶海和同事遂依法將其傳喚至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

經查,嫌疑人張某為了賺取差價,從鄭州市楊金路匯鑫氣站和江山路索須河藍田氣站購買罐裝煤氣后,用面包車運輸至惠濟區迎賓路辦事處西黃劉村加價售賣,從中牟利。
在此案偵辦過程中,孫慶海憑借多年來基層工作的豐富經驗,深挖細掘,反復研究,不放過一條線索,從張某的微信轉賬記錄中,發現該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巨大,已經涉嫌非法經營罪,張某經營數額高達80余萬元。為充分固定證據,孫慶海和同事又奮戰多日,終于于3月9日將嫌疑人張某順利抓捕歸案。
【破小案,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
破大案有思路,破小案更操心。在所里,同事們非常信任孫慶海,在轄區,群眾對其更是交口稱贊。如今,電動車遍及大街小巷,電動車被盜看似普通,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偵破,則會嚴重影響群眾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轄區治理的不良隱患。
2020年11月,孫慶海接到一群眾報警稱自己電動車被盜。接此警情后,孫慶海和同事立即趕赴現場,他向群眾詳細了解被盜電動車的基本特征及停放位置,從而縮小排查范圍,更快找到被盜車輛,挽回群眾的損失。
之后,孫慶海又調取社區和周邊商鋪的監控,認真分析研判,不到4小時,就迅速找到了該群眾的被盜電動車。“孫警官,您真是太神速了!”看到丟失的電動車這么快就能找回,群眾忍不住地贊嘆。之后,通過掌握的證據,孫慶海和同事又經過5天的蹲守,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將其抓獲。
【勇奪尖刀,挽回輕生女子性命】
“人民警察的職責,除了懲兇除惡,更多的是服務群眾,守護群眾,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今年3月的一個深夜,孫慶海過得驚心動魄。
這天,正在值班的他接到報警,稱有人在一KTV地下車庫要自殺。接警之后,孫慶海和同事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了解到系男女雙方因感情問題產生糾紛。女子情緒十分激動,手持水果刀抵住自己的脖子,身上其他地方也有傷痕。
孫慶海意識到情況千鈞一發,必須要馬上穩定該女子的情緒,防止其做出進一步傷害自己甚至危及他人的舉動。孫慶海和同事溝通,讓其通過聊天、轉移話題等方式轉移女子注意力,同時,他認真觀察該女子的表情變化,待其情緒有所穩定后,看準時機,迅速奪過女子手中的水果刀,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接著,孫慶海和同事將涉事雙方帶回所里做進一步處理。面對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孫慶海先從親情角度入手,反復規勸:“生命是父母給的,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作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接著又以自己的人生閱歷勸說雙方:“感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大千世界,還有很多精彩,年輕人要活出生命的質量!”事后雙方均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偏激,表示以后遇事一定會更加冷靜地處理。
【忠孝難全時,舍家忘我踐行入警誓言】
“戰時不惜命,平時難顧家”這句話用來形容孫慶海再貼切不過。從警以來,孫慶海對公安工作傾注了滿腔熱忱,他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孩子上學幾乎沒有接送過,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是屈指可數。每次回顧走過的歷程,孫慶海都會感慨地說:“對于家人我實在虧欠太多。”但每次在“小家”和“大家”的選擇之間,他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今年年初,孫慶海年邁的父親舊疾復發,生病住院,急需人照顧。妻子打來電話盼望他能向單位請個假回去。同事了解情況后也都說:“老孫,回去看看吧。”但彼時的孫慶海正在參與偵破一起盜竊案,全力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面對家庭和工作的兩難兼顧,他又一次選擇了工作。他囑咐愛人好好照顧生病的老父親,自己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趕到醫院陪伴父親。“自古忠孝兩難全,你好好安心工作,不用老是擔心我。”深明事理的老父親讓他感慨萬千。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一身警服,一生擔當。孫慶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入警時的錚錚誓言,他身穿的那一抹藏藍,是轄區群眾眼中最溫暖最安心的色彩。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
18歲入伍,36歲從警,他將青春獻給軍營,又將余生獻給警營。從空軍的天空藍到警察的藏青藍,換戎裝,不改初心,他扎根在基層一線默默奉獻、履職盡責、守護平安,用忠誠和擔當詮釋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他就是鄭州市公安局惠濟分局江山路派出所治安民警孫慶海。
從警以來,他始終保持空杯心態,堅持學習、主動學習,自我加壓,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面對違法犯罪,他不破案誓不罷休,面對群眾安危,他奮不顧身沖上前,面對矛盾糾紛,他能化干戈為玉帛,櫛風沐雨十余載,他已經從入警時的“新手”,成長為基層一線的“多面手”。
【一條微信轉賬記錄,揪出一條“大魚”】
“在工作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這樣才能把危險和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里,未雨綢繆。”這是孫慶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治安民警日常工作繁雜,但孫慶海心思縝密,耐心細致,每一次案件偵破,他總能在雜亂的線索中抽絲剝繭,找到事情真相,將嫌疑人繩之以法;每一次巡邏防范,他總似有一雙“火眼金睛”,發現潛在危險,將隱患及時消除。
非法儲存、運輸危險物質,一旦發生泄漏或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是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巨大隱患。今年3月初,孫慶海和同事在轄區日常巡邏時,發現一輛可疑面包車,散發刺鼻氣味,車窗緊閉且車玻璃用的是深色貼膜,從外面根本看到不到車內任何情況。
孫慶海立即叫停該面包車,打開后備箱后,發現狹小的面包車內竟存放十幾個煤氣罐,也沒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經現場查問,面包車司機張某在未取得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非法買賣、運輸煤氣罐,張慶海和同事遂依法將其傳喚至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

經查,嫌疑人張某為了賺取差價,從鄭州市楊金路匯鑫氣站和江山路索須河藍田氣站購買罐裝煤氣后,用面包車運輸至惠濟區迎賓路辦事處西黃劉村加價售賣,從中牟利。
在此案偵辦過程中,孫慶海憑借多年來基層工作的豐富經驗,深挖細掘,反復研究,不放過一條線索,從張某的微信轉賬記錄中,發現該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巨大,已經涉嫌非法經營罪,張某經營數額高達80余萬元。為充分固定證據,孫慶海和同事又奮戰多日,終于于3月9日將嫌疑人張某順利抓捕歸案。
【破小案,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
破大案有思路,破小案更操心。在所里,同事們非常信任孫慶海,在轄區,群眾對其更是交口稱贊。如今,電動車遍及大街小巷,電動車被盜看似普通,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偵破,則會嚴重影響群眾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轄區治理的不良隱患。
2020年11月,孫慶海接到一群眾報警稱自己電動車被盜。接此警情后,孫慶海和同事立即趕赴現場,他向群眾詳細了解被盜電動車的基本特征及停放位置,從而縮小排查范圍,更快找到被盜車輛,挽回群眾的損失。
之后,孫慶海又調取社區和周邊商鋪的監控,認真分析研判,不到4小時,就迅速找到了該群眾的被盜電動車。“孫警官,您真是太神速了!”看到丟失的電動車這么快就能找回,群眾忍不住地贊嘆。之后,通過掌握的證據,孫慶海和同事又經過5天的蹲守,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將其抓獲。
【勇奪尖刀,挽回輕生女子性命】
“人民警察的職責,除了懲兇除惡,更多的是服務群眾,守護群眾,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今年3月的一個深夜,孫慶海過得驚心動魄。
這天,正在值班的他接到報警,稱有人在一KTV地下車庫要自殺。接警之后,孫慶海和同事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了解到系男女雙方因感情問題產生糾紛。女子情緒十分激動,手持水果刀抵住自己的脖子,身上其他地方也有傷痕。
孫慶海意識到情況千鈞一發,必須要馬上穩定該女子的情緒,防止其做出進一步傷害自己甚至危及他人的舉動。孫慶海和同事溝通,讓其通過聊天、轉移話題等方式轉移女子注意力,同時,他認真觀察該女子的表情變化,待其情緒有所穩定后,看準時機,迅速奪過女子手中的水果刀,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接著,孫慶海和同事將涉事雙方帶回所里做進一步處理。面對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孫慶海先從親情角度入手,反復規勸:“生命是父母給的,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作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接著又以自己的人生閱歷勸說雙方:“感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大千世界,還有很多精彩,年輕人要活出生命的質量!”事后雙方均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偏激,表示以后遇事一定會更加冷靜地處理。
【忠孝難全時,舍家忘我踐行入警誓言】
“戰時不惜命,平時難顧家”這句話用來形容孫慶海再貼切不過。從警以來,孫慶海對公安工作傾注了滿腔熱忱,他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孩子上學幾乎沒有接送過,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是屈指可數。每次回顧走過的歷程,孫慶海都會感慨地說:“對于家人我實在虧欠太多。”但每次在“小家”和“大家”的選擇之間,他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今年年初,孫慶海年邁的父親舊疾復發,生病住院,急需人照顧。妻子打來電話盼望他能向單位請個假回去。同事了解情況后也都說:“老孫,回去看看吧。”但彼時的孫慶海正在參與偵破一起盜竊案,全力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面對家庭和工作的兩難兼顧,他又一次選擇了工作。他囑咐愛人好好照顧生病的老父親,自己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趕到醫院陪伴父親。“自古忠孝兩難全,你好好安心工作,不用老是擔心我。”深明事理的老父親讓他感慨萬千。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一身警服,一生擔當。孫慶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入警時的錚錚誓言,他身穿的那一抹藏藍,是轄區群眾眼中最溫暖最安心的色彩。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