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臨疫情的挑戰,但通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營管理,工銀安盛人壽在2020年仍然取得了不俗成績。
工銀安盛人壽發布的2020年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工銀安盛人壽共計實現總保費收入459.6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業務期交保費在行業整體承壓的情況下實現正增長,多個指標創成立以來新高。
在“硬核”數據之外,去年,工銀安盛人壽全力打造“以客為尊,以人為本”服務文化,提升服務質量,同時還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這些也都幫助公司越來越能夠贏得客戶的青睞,日益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期交增速跑贏市場
目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保險公司發展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這一精神,各家保險企業也更加關注有助于提升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實現保險公司價值增長的期交產品。但在2020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保險行業期交業務發展整體不及預期。銀保監會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人身險公司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12586.51億元,同比下降2.08%,其中,新單期交業務5842.34億元,下降6.90%。
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2020年,工銀安盛人壽的新業務期交保費同比增長6.02%,且達成歷史新高,這一逆勢上揚,成為該司轉型升級、價值引領的有力注腳。
工銀安盛人壽表示,取得這樣的成績,在于公司秉持“高價值成長”戰略,各渠道積極推進轉型工作。公司主營的銀保渠道聚焦期交業務,特別是做好中高端客戶的期交保險配置,期交保費、重疾險期交保費等多個指標創歷史新高。2020年銀保期交保費同比增長11.36%,同比大幅領先銀保市場的期交增速。個險渠道努力探索“保隊伍、快恢復、趕缺口、促增長”,在全行業人力負增長的背景下,人力逆勢同比增長了4.83%,為下一階段服務好市場客戶奠定了基礎。
為克服疫情帶來的“面談難”影響,工銀安盛人壽還在去年重點推動線上互聯網營銷;通過逐步豐富互聯網碎片化的產品種類和形態,以及積極開展線上營銷、招募活動,既有效提升了營銷服務效率,也在“云端”做大了業務規模。
期交保費的增長、渠道轉型的推進,再加上公司投資收益的提升,帶動了渠道轉型的推進,再加上公司投資收益的提升,帶動了該司整體盈利能力的優化。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工銀安盛人壽實現凈利潤12.56億元,同比增長27.72%,為該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歷史最好成績。
用更好服務吸引客戶
“2021年,工銀安盛人壽將繼續堅持客戶至上、服務第一,重點圍繞‘養老’、‘健康’兩大客戶需求,制定好‘產品+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及時響應客戶訴求,同時堅持轉型升級、改革圖強,進一步增強推動高價值成長。”展望新一年的工作重點,工銀安盛人壽董事長馬健如是表示。
剛剛結束的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提升保險保障和服務功能。這意味著,在提升保障功能的同時,保險的服務功能也被擺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從長遠看,養老和健康領域是保險行業服務國計民生的重要著力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光大證券研報也顯示,我國人身保險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在健康、養老保險領域。保險行業具有長邏輯及新增量,在健康和養老領域發力將助力保險穿越人口紅利周期。
去年,工銀安盛將“以客戶為中心”的口號升維為服務文化,推出了包含“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醫療服務的“六專五訪通海外”、重疾綠通、重疾擇優等一系列圍繞健康管理的服務升級舉措,客戶數量也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該司有效個人客戶數達144.3萬人,同比增長9.74%,為成立以來最高。2021年,工銀安盛希望用更好的服務吸引客戶,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的規模和滲透率。
來源:工銀安盛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