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柘城縣起臺鎮毛堂村村民在忙著采收今年第一茬蒲公英種子。近幾年,該鎮藥材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發展蒲公英等種植基地15個,穩定種植面積3000畝以上,使1000多戶村民靠種植藥材致富。 張子斌 攝
河南日報記者 曾鳴
4月8日晚上,在麥田里忙活了一天的牛超,卸下了身上的疲憊,拿起手機,開起了“抖音課堂”。
“你知道土地托管有啥好處嗎?”“農村改廁應該注意點啥?”“新型職業農民為啥也要評職稱?”視頻中,牛超拋出了一個個關注度高的問題,并一一解答。
牛超身上有多個標簽。他是農民,每天都與農作物、土地打交道;他是老板,作為正陽縣?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經營管理著一家企業;他是“網紅”,每天很多粉絲等著他的作品上新。
“85后”的牛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一名新型職業農民。與眾不同在哪?首先是高學歷:他曾就讀于河南農業大學,學的也是農業相關的專業。其次是有管理經驗:早年在南方經營花店,還開過連鎖店。在外摸爬滾打多年,小有成就的他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何不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和經驗,在農村干出一番事業?這樣還能幫助更多的鄉親走上致富路。
幾年前,牛超返鄉創建了?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正陽牛”植保隊,同時致力于傳播創業經驗、普及“三農”知識。去年疫情防控期間,牛超外出講課很不方便。喜歡刷抖音的他,意識到通過發布視頻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渠道,于是決定把課堂搬上網。
“我的粉絲主要是農民,要讓他們喜歡看、聽得懂、有收獲,必須得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他們關注的話題,靠實力‘圈粉’。”牛超說。
點開牛超的抖音賬號,他已經更新了200多條作品。他說,無論平時有多忙,每周總要抽出幾天時間錄制、更新視頻。近一年來,他的粉絲量噌噌上漲,每條視頻都獲得了不少點贊,這讓他越來越有干勁。
“聽了你的課,俺才真正弄明白‘土地托管’是咋回事。”“你說到俺農民心里了!”“關注你了!牛總,你幫忙分析一下,俺種100畝艾草可行不?”粉絲們紛紛留言,牛超耐心作答。
扛得起鋤頭,開得動收割機,玩得轉抖音,中原大地上像牛超這樣的“土專家”“田保姆”越來越多,他們成為現代農業的耕耘者、播火者和引領者,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希望我的抖音課堂能讓更多‘新農人’投身于鄉村振興,帶領鄉親們共同奔小康。”談到未來,牛超信心滿滿。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