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文
目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已歸集了河南806萬戶市場主體相關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已先后與68個省直部門和中央駐豫單位簽訂了信息歸集共享協議,將分散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信息進行歸集共享。
4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施行一周年新聞發布會。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楊長軍在發布會上說,要建成和完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筑牢信用監管支撐平臺。截至目前,公示系統累計訪問量達到62.5億人次,已成為社會各界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對企業實行社會監督的基礎平臺。
通過涉企信息歸集聯席會議單位,該公示系統先后與68個省直部門和中央駐豫單位簽訂了信息歸集共享協議,將分散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信息進行歸集共享。目前,公示系統歸集了806萬戶市場主體相關信用信息,全方位、多維度的使用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極大節約了社會成本。
信用系統的建立,讓“雙隨機、一公開”成為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
我省已搭建全省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并推廣應用,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領域共有3659個相關單位使用該抽查平臺。會同省發改委、衛健委等27個市場監管領域的相關部門印發了聯合抽查事項清單。
2019年以來,全省各級相關部門利用省級抽查平臺組織雙隨機抽查1277次,共抽取檢查對象33.3萬戶;組織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149次,抽取檢查對象7599個;公示各類抽查檢查信息365萬余條。
目前河南已依托公示系統,對企業信用風險實行自動判別和分類,針對不同風險類別的企業設定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頻次,實行差異化監管和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
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19.5萬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8.2萬戶。對因違法違規被有關部門實施行政處罰、列入“黑名單”的企業納入聯合懲戒范圍,累計限制失信被執行人45958人次。(編輯 呂瑞天 劉夢鴿)
目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已歸集了河南806萬戶市場主體相關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已先后與68個省直部門和中央駐豫單位簽訂了信息歸集共享協議,將分散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信息進行歸集共享。
4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施行一周年新聞發布會。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楊長軍在發布會上說,要建成和完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筑牢信用監管支撐平臺。截至目前,公示系統累計訪問量達到62.5億人次,已成為社會各界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對企業實行社會監督的基礎平臺。
通過涉企信息歸集聯席會議單位,該公示系統先后與68個省直部門和中央駐豫單位簽訂了信息歸集共享協議,將分散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信息進行歸集共享。目前,公示系統歸集了806萬戶市場主體相關信用信息,全方位、多維度的使用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極大節約了社會成本。
信用系統的建立,讓“雙隨機、一公開”成為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
我省已搭建全省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并推廣應用,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領域共有3659個相關單位使用該抽查平臺。會同省發改委、衛健委等27個市場監管領域的相關部門印發了聯合抽查事項清單。
2019年以來,全省各級相關部門利用省級抽查平臺組織雙隨機抽查1277次,共抽取檢查對象33.3萬戶;組織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149次,抽取檢查對象7599個;公示各類抽查檢查信息365萬余條。
目前河南已依托公示系統,對企業信用風險實行自動判別和分類,針對不同風險類別的企業設定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頻次,實行差異化監管和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
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19.5萬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8.2萬戶。對因違法違規被有關部門實施行政處罰、列入“黑名單”的企業納入聯合懲戒范圍,累計限制失信被執行人45958人次。(編輯 呂瑞天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