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近日,中科院博士黃國平的一篇論文致謝,引起網友關注。通過讀書,黃國平從小山村走了出來,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在廣袤鄉村,有很多孩子像童年的黃國平一樣,雖然生活不再那樣艱苦,可對知識的渴望未曾減少。2021年母親節將至,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共同推出“童心報春暉”活動。河南商報小記者們帶頭,發動身邊公益小達人捐贈圖書。以此為契機,河南商報愛心圖書角將在4所鄉村小學開花結果。
駐村第一書記的小心愿:幫村里教學點建一個圖書角
汝州市廟灣村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定點幫扶村。
2020年,在駐村第一書記徐云峰幫助下,村子迎來一件大事,破舊的校園煥然一新,重新投入使用。村里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選擇在“家門口”上學。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廟灣村校園里,目前主要是幼兒園的孩子和一年級學生,并且只有3名老師。由于規模較小,目前仍然只是教學點。此外,雖然廟灣村教學點看上去煥然一新,很多基礎設施卻并不到位。
“我們這兒連圖書角都沒有。”教學點負責人盧利杰稱,他一直想方設法為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奈何條件十分有限。
從去年校園翻新后,盧利杰就經常和徐云峰商量,想把圖書角落實,可單憑兩人的力量,著實有很大難度。
“希望能幫學校建一個圖書角,讓孩子們有更多讀物。”徐云峰表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農村孩子來說,想要走得更遠、飛得更高,讀書是很好的選擇。
80后的白發校長,想經常更新學校的圖書
如果他不開口說話,很難看出來周口太康縣清集鎮二郎廟小學校長張鵬程是一名80后。
1982年出生的張鵬程,今年只有39歲,卻長了許多白發。隨著“雞腿姑娘”視頻在網上走紅,背后的張鵬程也進入大家視野。
80后白發校長張鵬程和孩子們在一起
4月26日,河南商報記者再次對張鵬程進行了回訪。“感謝大家的關注。”張鵬程表示,網友對學校孩子的關注,不僅停留在口頭層面,還有實際行動。他介紹,愛心網友捐贈的物品主要包括文具、食品、衣服等,“各種物資挺多的,來一批我們發一批。”
張鵬程表示,學校處于普通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很多都是由老一輩人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高。
“相比城市里的孩子,農村孩子需要開闊視野。”張鵬程稱,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學到更多知識,學校在每個教室設置了書架。
“圖書是一種消耗品。”張鵬程表示,雖然愛心人士為學校捐贈了不少圖書,但孩子們輪流翻閱一段時間后,書本就會變得破舊不堪,需要經常更新。
扎根鄉村40年的小學校長,希望能增加學校里圖書的類型
位于太行山腳下的拍石頭鄉中心小學,隸屬新鄉輝縣,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小學。校長張錦文扎根鄉村小學40年,幫助無數孩子從山村走向縣城,再走向大城市。
“學校一共200多名孩子,大部分來自周邊山村,還有一部分來自周邊鄉鎮。”張錦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來自山村的孩子,家里大都不富裕,在教育方面的投資也是少之又少。
拍石頭鄉中心小學
“現在雖然很多山村家庭的條件有所改變,但也談不上富裕。”張錦文表示,如今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們照顧,但老人的觀念沒有轉變,不肯在教育上多投資。
他表示,學生們的學習環境,雖然與城市有一些差距,但孩子們很努力,成績普遍不錯。
為了給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專門騰出一間房子用作圖書室,來豐富孩子們的閱讀。
“大部分圖書都是愛心捐贈的,或者政府幫忙購買的。”張錦文說,如果圖書類型能增加的話,就能更好地幫孩子們開闊視野。
學校雖然資金緊張、條件艱苦但每班都設置了一個圖書角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許維軍就成為固始縣宋集小學的校長。
宋集小學
然而由于資金緊張,近些年來,這所小學遇到了不少難題。
“道路是磚頭鋪的,操場還是泥巴加石子的。”許維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資金短缺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學環境跟不上。
許維軍介紹,孩子們使用的課桌椅,大都是別人捐贈的,很多已經破舊不堪。
全校共有8個班級,一年級的課桌椅好一些,五年級的課桌椅算是最新的。而所謂的最新,也是愛心人士5年前捐贈的。“其他班級的課桌椅,大部分都是別的學校給的,卻也是他們淘汰掉的。”許維軍說。
盡管條件艱苦,可是宋集小學也在每個班級放了一張桌子,作為圖書角。
“一個班也就十幾本書,而且都十分破舊。”許維軍表示,學校圖書角的現有圖書,大都是武漢大學生前來支教時捐贈的,算下來至少已經使用了7年時間。
“我當然想為孩子們多弄點書,可課桌椅的問題都還解決不了。”許維軍稱,自己有些力不從心。
愛心圖書角,已在4所學校開花
本次圖書捐贈活動,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錦榮公益社將把愛心圖書角建設到廟灣教學點、二郎廟小學、拍石頭鄉中心小學和宋集小學。
細細數來,從2019年開始,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錦榮公益社推出的愛心圖書角已經在4所小學落地開花。
2019年1月7日,河南商報、豫發·錦榮公益社愛心圖書角第一站來到新密市郭莊小學,為孩子們送去500多本圖書、200多套文具。孩子們拿著新文具、看著各種圖書特別開心,跟身邊的同學相互展示,還有孩子開心地原地轉圈。
2019年1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豫發·錦榮公益社工作人員來到新密市茍堂鎮關口小學,為學校送來近500本圖書和近百套學習用品。值得一提的是,有愛心人士還專門托河南商報記者給從探險書中汲取勇氣,想好好照顧相依為命的奶奶的新密9歲男孩段藝凡,帶去了一套探險書籍——《哈爾羅杰歷險記》,共14本。
2019年1月9日,河南商報與豫發·錦榮公益社一道,把300余本精美圖書冒雪郵寄給了商丘市謝集鎮朱莊寨村留守幼兒學校。收到圖書后,孩子們特別開心,一本本地認真翻看。
2020年7月1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與豫發·錦榮公益社工作人員一道,驅車來到新密市蔣坡小學臨時教學區,為孩子們送來一批圖書,幫學校重啟圖書角。
(編輯: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