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鄭州市金水區文源小學朗誦社團飽含深情的詩朗誦《長征》,激蕩著現場每個人胸懷。
學校圍繞學習教育廣泛開展紅色主題閱讀,舉行“致敬英雄”紅色閱讀分享會,展示學校師生閱讀紅色經典的優秀成果,表達對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英雄的真摯情感。
近期,金水區教育局圍繞“學黨史、強信念、育新人”為主題,指導各校突出思想政治引領,突出抓好中小學生黨史教育,將學習教育融入教育教學、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爭做傳承紅色基因、全面發展、歷史重任的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課程化推進,推動黨史有序學
如何將黨史“學得透”,讓師生入腦入心?
金水區教育局構建了“一橫一縱”兩個坐標軸,確保學習教育不斷線、持續往深走。
“橫軸”包括“聚焦鑄魂育人,加強黨史學習思想武裝”“傳承紅色基因,強化黨史故事講述”“重溫初心使命,拓展學習教育平臺載體”等系列教育活動;“縱軸”以“歷史上的今天”為主題,廣泛開展故事會、美育活動、觀影征文等系列活動等,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
各校將黨史作為思政教育重要內容,開發紅色校本課程,打造黨史教育精品課,推動青少年學習教育系統化。
今年以來,全區各校開發實施《紅領巾學黨史》等校本課程41個,著力在課程講授中把紅色傳統、紅色記憶、紅色基因牢牢植入青少年的心靈。
如何用“兒童化”的方式引領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給出了答案。
近日,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師生的學習教育“必修課”——《紅領巾學黨史》課程開課。
前期,學校組織黨、團員、骨干教師組成跨學科編寫團隊,明確學生學習教育的課程總體目標,并細化低、中、高三個學段的目標,同時將其納入課程規劃及教學任務,全學科教師參與實施,實現思政課“知、情、意、行”統一,讓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金水區銀河路小學著眼于服務少先隊員政治素養成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校本研發、創新實施,推出了基于本校少先隊員實際的《童心向黨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黨史課程,力求實現黨建品牌的品牌化建設,助推黨、團、隊一體化協同發展。
課程圍繞“黨旗飄飄 童心向黨”“紅歌傳唱 童心向黨”“紀錄輝煌 童心向黨”三大版塊開展實施,在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的同時,也不斷引導教育學生堅定遠大理想,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新人。
在金水區四月天小學,黨員教師自主開發了“1+2+N”的思政黨史課程。
“1”是堅持黨建引領,黨團隊一體化參與;“2”是指利用好思政課堂和“行走的思政課”兩個平臺;“N”是通過思政課堂、主題班會、國旗下演講、微黨課、宣講團活動等多種活動,講、思、行多種途徑,構建學校為主體的思政黨史課程實踐新模式,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引導學生讀懂黨史這部最好的教科書,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豐富形式內容,推動黨史鮮活學
金水區教育局指導各校突出豐富載體,在結合運用上下功夫,利用各類紅色資源,開展紅色研學訪學,邀請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等進校園宣講紅色故事等豐富活動。
讓黨的精神可感可知,讓黨的知識成為師生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身邊的歷史”,不斷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立志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
“在拆遷的過程中,除了解決住房建筑問題,還解決了群眾什么問題?”金水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們正在馬渡村老黨員尹金嶺的引領參觀講解中找尋答案。
學校依托周邊紅色資源,組織帶領少先隊員代表來到黃河岸邊的美麗鄉村馬渡,開展“高舉隊旗跟黨走,紅色基因代代傳”尋訪紅色足跡研學活動。
在新農村建設版塊中,隊員們通過對比鄉村舊貌、鄉村現狀,感受到在黨的利民政策下馬渡村的巨大變化,使隊員們深切體會到在黨的領導下,黨員帶領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民生各個領域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獻。經常路過的二七紀念塔,記載著革命先輩用鮮血進一步喚醒中國人民的英勇歷史。作為當代青少年,則應將自己的理想與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相聯系,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遺志,更加努力地學習和奮斗。”鄭州第八中學的少先隊員參加了在二七紀念館開展的主題隊日活動后談到。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選擇在二七紀念館開展主題隊日,就是希望讓廣大少先隊員接受鮮活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學習黨史、國史、家鄉發展史,進一步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理想。
金水區金沙小學組織少先隊員代表到鄭州市美術館,參觀了“百年征程·最美遵義”紅色主題作品展,用藝術語言的方式引領少先隊員品讀光輝黨史。
少先隊員在黨員教師的引導和講解下,追尋紅色記憶,回顧黨的光輝歷程,感受波瀾壯闊的歷史,追尋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于歷史細微處探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金水區新建幼兒園邀請了三位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走進校園。
如今白發蒼蒼的老人,當年志愿軍的文工隊員、衛生指導員、通訊電報站站長,結合自己親身經歷,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講述了那段的崢嶸歲月的偉大歷史。
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通過抗美援朝這座豐碑,深深植入孩子心中。
黨員講黨史,推動黨史品質學
金水區教育局要求教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結成團組,“同學黨史、同講黨史”,指導各校黨組織站位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承與發展相統一的角度,對面向青少年學生的黨課逐一指導,真正使黨史教育課上出質量、上出品質。
金水區各校積極發揮主陣地作用,探索運用黨團隊“一體化”培養理念,校長、書記帶頭走上講臺,黨員、團員教師走進每個班級,努力為青少年上好黨課。
“思政課教師是學生黨史教育的急先鋒,必須提高政治站位,這就要求我們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并能夠從自身的工作實際出發,結合學情,結合各個年級的課程目標,切實做到立足課程講黨史。”在鄭州市第四十九中學會議室,黨支部書記深入思政課教學備課組,主持“同講黨史”思政課專題集體備課。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領導班子、思政課教師、黨員教師和其他教師參與思政課研討、備課、講授成了常態,將思政課教學與學習教育相融合,切實抓好學生的黨史教育工作,講好黨史給學生聽。
作為全區教育系統首個實行黨員導師制的學校,鄭州金桂中學推出“共話黨史 傳承初心”思行晨會系列課程,將學習教育與學校特色的思行晨會相結合,每天十分鐘時間,以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為時間軸,帶領學生重溫光輝歷史,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初心。
在課程實施中,學校鼓勵倡導全員參與,設置普通黨員成長導師、班主任成長黨員導師和學生成長黨員導師,針對不同群體,分組研討、共同交流,每次課程均有一名黨員教師進行導學,確保黨史教育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領導班子、全體黨員教師和黨員發展對象成立了“學習教育宣講團”,積極主動學黨史,以“英雄”“復興”“創新”“信念”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黨史教育活動。
該校負責人表示:“一系列活動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場繪聲繪色的愛國主義教育,講述的內容既有‘宏觀’也有‘微觀’,既關照歷史又反映現實,既打動人心又觸及靈魂,既夯實和完善了黨課體系和品牌建設,也進一步激發起黨員教師守初心、擔使命的責任擔當和行動自覺,同時在學生心中埋下‘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的種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教育氛圍。”(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