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文 受訪者供圖


“羅玉霞,許昌線路候車人數比較多,請把旅客轉移到東待發區專線候車區。”
“羅玉霞,天氣比較熱,請注意增加為旅客送水的頻率。”
“羅玉霞......”
5月1日,鄭州汽車南站迎來井噴式客流高峰,羅玉霞從早上六點上崗后,就一直像高速旋轉的陀螺,毫無停歇。
羅玉霞是鄭州汽車南站客運室的一名服務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鄭州汽車客運南站黨員先鋒示范崗是流動的崗位,哪里需要幫助,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羅玉霞也是其中一員。
4月30日,一位老人獨自拖著行李箱,還背著一個大包來鄭州汽車南站乘車。羅玉霞見狀趕忙上前幫忙,她接過老人的行李,提醒老人注意安全,把老人安全送上班車后又返回工作崗位組織旅客排隊乘車。
服務好這位老人后,一名正在排隊的旅客看到羅玉霞手臂上有血珠。告訴她后,羅玉霞才看到手背被劃破了,并不在意,依然在崗位上忙碌。還是同事看到后,拿來酒精、棉簽為她的傷口消毒,貼上創可貼,帶上手套。而后,她又在候車廳來回穿梭忙碌。
4月30日,鄭州汽運南站客流猛增,累計安全發送旅客 3.84 萬人,發送班車858 班,加班 486 班。羅玉霞也是在工作崗位上堅持了18個小時,以熱情、耐心的服務幫助旅客、司乘人員解決疑難雜癥,安撫歸家心切的旅客躁動的情緒。
“認真、負責、熱情、有活力的工作精神不斷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人。”這是同事們對羅玉霞的評價。
羅玉霞在客運服務崗位上已經工作近10年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近10年來,既是黨員又是科室骨干的羅玉霞,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動人的汽運勞動者之歌。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