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鄭州市“2021五一勞動嘉年華勞動教育成果展示”活動上,來自鄭州市40多所中小學的勞動工坊齊聚一堂,用雙手展示勞動教育碩果,向勞動者致敬。
而代表鄭東新區參會的龍翼小學、眾意路小學、龍華小學、康寧小學四所學校在活動中大放異彩,各家勞動工坊的展位前訪客如織,成了活動上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龍翼小學仰山觀瀾·石意工坊:方寸之間,寄情山水
活動當天的上午,石意工坊負責人蔣春榮和他的學生忙得不可開交,除了向一批又一批的訪客介紹工坊外,幾個學生還成功推銷出去自己的作品,“小賺”了一筆。
據了解,石意工坊是龍翼小學自主開發的綜合性勞動課程,是學校“融慧立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根植于中國傳統的山水文化,讓學生在開山鑿石中得到勞動鍛煉,培養美的情操。
眾意路小學星藝·剪紙工坊:百年風雨,躍然紙上
在眾意路小學的展位上,一組紅色主題的剪紙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工坊的師生為獻禮建黨百年而特意創作的。
為了吸引更多的訪客,剪紙工坊的學生還自導自演了快板節目,清脆的快板聲響起,剪紙工坊的展位立刻成了活動中“最靚的仔”。
帶隊老師介紹說,工坊采取“一個目標,三個層次”的管理模式,用激勵機制和梯隊建設最大程度激發學生興趣。
龍華小學樂藝·木藝工坊:返璞歸真,傳承匠心
幾節木樁、幾根樹枝在你手中能玩出什么花樣?對于龍華小學木藝工坊的孩子們來說,它們可以是手機支架、案頭擺件,甚至是一頭活潑的小鹿。
因為兼具審美與實用性,木藝工坊的作品讓過往觀眾稱贊連連。而完成這些作品,需要運用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并要熟練掌握多種工具的使用。
龍華小學校長王英旭認為,勞動教育培養的不僅是某種技能,更是對學生內在精神和品格的塑造。
康寧小學真彩·紙藝工坊:白紙數張,“真彩”無限
看似幾張白紙簡單地疊放在一起,當框內的燈一打開,觀眾就能看見一件畫面立體、層次分明、趣味盎然的紙雕作品,這就是康寧小學紙藝工坊的魅力所在。
“紙雕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是一種深受各年齡段學生喜愛的手工勞動課程。”紙藝工坊的負責人鄭合軍介紹說,為了讓作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康寧小學還在工坊中用到了激光雕刻等“黑科技”。
此次參展的紙藝工坊可謂“榮譽等身”,曾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辦過展覽,當時大獲好評。
據悉,近年來,鄭州市鄭東新區教文體局因地制宜構建勞動教育模式機制,積極創新勞動教育實施路徑和策略,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足開齊了勞動教育必修課。
同時,鄭東新區鼓勵學校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以勞動工坊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
“鄭東新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勞動教育規劃,讓學生通過參與工坊勞動,體會到勤儉、奮斗、創新的勞動精神。”鄭東新區教文體局教研室負責人表示。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