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城市興。
這是一場中原物流人的年中大聚會,亦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物流人集體抱團的求變突圍。這是上百家知名物流公司、明星批發市場、卡車品牌和行業專家跨界交流的高峰論壇,亦是論道中原商貿物流業下一個十年走向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5月6日上午,中國(鄭州)物流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河南物流文化節在新鄭舉行。
今年5月6日,河南物流人選擇在新鄭過節

5月6日上午,新鄭玉澤物流園迎來了中國(鄭州)物流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七屆河南物流文化節。
本次大會由中國國際商會河南商會、河南商報社、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河南國際物流商會主辦,河南玉澤物流有限公司承辦。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河南商報社社長關國鋒
開場致辭時,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河南商報社社長關國鋒提到,河南是“物流大省”,但還不是“物流強省”,截至目前,全省還沒有一家上市的物流企業,作為河南唯一關注物流行業的官方權威媒體,河南商報愿意更多地關注、報道、宣傳河南先進的物流企業、典型的物流人物,助推河南物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十四五”規劃出一份力、盡一份心。

新鄭市工商聯黨組書記、主席劉彩云
新鄭市工商聯黨組書記、主席劉彩云致辭時提到,新鄭的物流企業在鄭州現有物流企業數量(8400多家)中占了14%,很多物流人一提到鄭州的物流企業集中地,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鄭。新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交通區位優勢,包括華南城、正龍食品、好想你棗業、思念集團新鄭生產基地、靈佑藥業、冠達食品等在內的企業,都為新鄭發展物流提供了產業基礎。

中國國際商會河南商會副會長、河南國際物流商會秘書長袁伯合
中國國際商會河南商會副會長、河南國際物流商會秘書長袁伯合致辭時提到,“河南物流文化節”已經成為河南物流行業的一張名片,它有利于物流人的交流學習,提升了河南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了河南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助推了河南經濟的快速發展。
60年,中國物流經過6次飛躍發展
歷經數十年發展,物流走過了怎樣曲折的路?河南物流人明天又該如何破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江西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正廣通董事長兼總裁楊文華
主題分享環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江西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正廣通董事長兼總裁楊文華對中國物流發展史作了詳細介紹和回顧。最早從20世紀60年代只做運輸算起,中國物流歷經60年的突飛猛進,到90年代擁有物流的概念,及至2003年現代物流概念誕生,再到2008年開始實行供應鏈管理、2013年互聯網+,未來向智能物流發展,“經過二十幾年物流人的努力,從模仿國外物流到今天引領世界物流,從微不足道到捧為上賓,如今在物流領域,中國的月亮比國外圓。”
楊文華認為,中國物流業有6次飛躍:第1次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成立,物流基礎工作由此全面展開;第2次是中國加入WTO前后,對中國物流業影響深遠;第3次是“十一五”規劃,物流產業地位的全方位確立;第4次是物流業入選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2009年2月25日);第5次是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10月17日);第6次是24部委聯合發文”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2019年2月26日)。
發展到如今,物流行業呈現公路運輸和夫妻檔打天下的行業格局。楊文華指出,2020年GDP為101.6萬億,其中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9萬億,公路運輸費用占比39%;此外,小微物流企業占比高達96%,但一直以來缺少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政策和環境支持。
此外,物流從業人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楊文華援引數據稱,“十三五”期間快遞物流行業新增吸納就業超過100萬人,年均增長10%,多式聯運及運輸代理行業新增吸納就業超過15萬人,5年年均增長8%,增速均快于行業平均水平。

商貿物流業大佬論道“物流和產業聯動發展”
如果城市是一個大腦,那么物流就是大腦的中樞神經。物流興,則產業興,則城市興。
得益于鄭州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催生了鄭州乃至河南名副其實的物流大省地位。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河南大大小小的物流企業將近4萬家,其中,鄭州就有8400多家物流企業。
發達的物流行業需要一場聚會交流論道,來彰顯行業影響力。尤其是,當2020年新冠疫情來臨時,極重視交通運輸的物流行業承壓前行,貨量下降、利潤下滑,不少物流人輾轉反側。行業逐漸步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時,物流人更需要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此種情況下,河南第七屆物流文化節應勢而來,主題正是“大物流、大產業、雙循環”。
會議上,一個議題備受矚目——物流企業與汽車裝備業、批發市場乃至學校有天然合作關系,他們聯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又該如何聯動發展?
在主題為“物流和產業如何高質量聯動發展”的論壇對話環節,主持人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李鵬和企業家們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李鵬在論壇環節開場時,把“物流與其他產業如何聯動發展”一問拋給了在座的嘉賓。首先發言的正和物流董事長岳海龍認為,物流界的競爭合作關系,可以總結為聯合化、平臺化、科技化、教育化。具體為,聯合化,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之間要根據各自所需,強強聯合;平臺化,聯合之后沒有誰大誰小,而是共同依托平臺發展;科技化,披著物流的外衣,用科技做內核驅動力;教育化,物流行業門檻低,在教育和培訓的環節上有很多脫節,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
物流企業如何降本增效、抱團發展

關于物流與其他行業聯動方面,飛騰物流董事長林春光表達了自己的希冀,他希望以后河南物流企業、裝備制造公司、大專院校、新聞媒體多融合、多牽線、多學習,提升整體河南物流行業向好發展。
河南沃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憲坦言,重卡和物流一直是緊密聯系關系。沃爾沃通過產業聯動,積極與物流企業合作伙伴們深度合作,與快運物流行業的密切合作,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沃爾沃也會主動迎合市場,給優秀的物流企業匹配高端高效的車輛,增強物流企業和眾多卡友們的競爭力。
傳化智聯物流業務西北大區總經理白春波則認為,可以從降本增效角度出發,將物流園打造為一樓物流專線、二樓倉儲的服務體系。
豪翔物流董事長高鵬認為,河南物流企業需要有更多的擔當,不能啃老本,要有新的創新和升級,促進物流企業之間強強聯合。
華南城商業管理(鄭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兆琦從商戶角度了解到,他們對物流企業有三點訴求較為強烈,即對倉儲空間的需求特別強,對物流時效性要求特別強,電商迅猛發展對物流“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等的需求。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學院院長李建麗則建議,希望與企業建立聯動關系,不只是招聘那么簡單,而是作為企業的人才培養池,從進校那一天就選擇學生,將物流企業的文化植入課程,讓學生和物流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乾坤道通董事長耿開學認為,疫情、環保整治等對物流行業是巨大變革,每天少幾十噸貨對于一家物流企業很正常,貨少的情況下怎么干?只能靠網絡、運力才能解決當下痛點,即降本增效。
一年一度,“河南物流文化節”已經成為河南物流行業的一張名片。借助這個平臺,企業相互抱團取經,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未來,河南物流文化節也必將走過一屆又一屆。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