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異常蛋白含量高出普通人1247倍,3天被下3次病危,一位75歲的血液腫瘤高危患者,一項全省首例技術的大膽應用, 一場生命的合力拯救就此開始……
【突然意識障礙 尿液指標高出普通人1247倍】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主任張宏濤團隊采用先進的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技術,成功為一位75歲的嚴重并發癥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脫離危險,安全迫降高于正常人1247倍的重要指標,避免再次誘發不可逆的臟器損傷。
4月16日,一位75歲的患者被緊急送至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該患者在1天前突然出現意識障礙并且越來越嚴重。
EICU主任王龍安團隊迅速完善相關檢查,發現該患者尿游離輕鏈-λ高達14100mg/L,已經是正常值的1247倍。此外,患者的其他尿液指標也明顯偏高,這意味著患者的腎臟功能正在下降,如果不緊急采取措施,患者很有可能發生臟器衰竭,嚴重威脅生命。
于是,一個涉及重癥、腎內、血液等多學科的會診立刻開始。
專家們認為老人所患為多發性骨髓瘤伴腎功能進行性下降。這種疾病是由于血里異常增多的輕鏈蛋白在腎組織的大量沉積,阻塞了患者的腎小管誘發的骨髓瘤管型腎病。
擒賊先擒王,當務之急是迅速清除增多的游離輕鏈蛋白,但是常規血液凈化治療模式很難快速實現。
【膽大心細 誕生全省首例技術】
患者病情進展很快,現有的治療手段只能勉強維持,多處于危險境地一分鐘,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甚至生命安全都會大打折扣。
血液凈化中心主任張宏濤,副主任醫師馬旭、CRRT(連續性腎臟替代療)組長戶俊凱、護師孫順天等團隊立刻應戰,連夜討論,為患者制定了個性化、精細化的高截留量透析治療處方,他們決定大膽采用全國先進、全省首例的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治療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比傳統透析膜孔徑大2~3倍的高截留量膜,高效過濾血液,快速清除游離輕鏈蛋白。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是近年來血液凈化模式重要的研究進展之一,已成為多發性骨髓瘤伴發嚴重腎損傷患者重要的治療措施。
這種方法的實施需要團隊熟練配合、悉心操作,因為透析膜孔徑大,血液的快速過濾時,容易引發患者低糖、低鉀、低蛋白血癥等不良狀況。
首次上機時,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守護身旁,6個小時密切關注情況。結果顯示,僅首次治療后,患者尿游離輕鏈蛋白下降至4370mg/L,下降率超過69%,療效顯著,并且整個治療過程順利,患者未發生低糖、低鉀、低蛋白血癥等情況,治療后患者腎功能顯著改善。
經過高截留血液透析治療后,患者意識內容較前明顯好轉,目前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中。
【患者為本 兼顧救命和預后】
副主任醫師馬旭介紹,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異常增生的惡性疾病,腎臟是常見受累器官,在確診疾病時,30%—40%患者已出現腎功能損傷,10%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逆轉腎臟病變可以有效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所以,高截留量血液透析能夠及時有效地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的游離輕鏈蛋白-λ,減輕此類患者的腎臟損害。
河南省人民醫院率先在全省開展此項技術,目前全國也僅少數幾家醫院能開展此項技術。
河南省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成立于1983年,經過40年的發展,該中心已發展成為設備一流、技術領先、醫護力量雄厚的重點專科。該中心作為腎內科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級護理重點專科、全國縣級醫院血液凈化培訓基地、河南省血液凈化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河南省CRRT聯盟中心。中心面積約1900平方米,環境整潔優美、寬敞明亮、設備齊全、布局合理,是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血液凈化中心之一。
【張宏濤】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 血液凈化中心主任、腎內科副主任
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醫學會第一屆血管通路學組副組長兼秘書,河南省腎病學會委員,河南省血液凈化學會常委,河南省醫院管理協會血液凈化分會常委兼秘書,日本望星第一醫院訪問學者。
坐診時間:周一、三、五上午
【馬旭】
河南省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副主任醫師
河南省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血液凈化分會委員,河南省醫院管理協會血液凈化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血管通路學組委員。
從事血液凈化工作近16年余,擅長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及腹膜透析等
坐診時間:周二、周四上午
通訊員:崔冰心
來源:河南省人民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