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于汝州市廟灣村來說,村里孩子健康成長,更是村民們最真切的希望。為了能夠幫助到這里的孩子,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錦榮國際輕紡城、錦榮公益社發起愛心活動,決定幫村子教學點建立愛心圖書角。
5月12日,帶著社會各界捐贈的圖書、文具、玩具等,公益小組再次來到廟灣村,兌現建立愛心圖書角的承諾。
愛心圖書捐贈活動再次啟動,一大批愛心物資送到了幫扶村
5月12日早上,鄭州國際輕紡城門口,一排愛心物資整裝待發。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這批愛心物資包括圖書、文具、書包、零食、米、面、油、被子等。
這些愛心物資,一部分是由錦榮國際輕紡城、中國中部電商港的愛心商戶捐贈,另一部分由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
2019年1月,河南商報、豫發·錦榮公益社暖冬欄目,正式啟動愛心圖書捐贈活動,累計在全省4所學校建設愛心圖書角。
今年4月,愛心圖書捐贈活動再次啟動,得到社會各界支持。
5月9日母親節當天,河南商報、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中國中部電商港黨支部、二七區新聯會聯合舉辦“童心報春暉”愛心活動,組織100名河南商報小記者,現場捐贈圖書,匯聚了大量愛心。
“愛心公益行,我們在行動。”隨著一聲響亮口號,愛心車隊正式出發。兩個小時后,他們把愛心物資送達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定點幫扶村汝州市廟灣村。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河南商報社社長關國鋒,錦榮國際輕紡城總經理、中國中部電商港黨支部書記、二七區新聯會會長李廣,錦榮國際輕紡城副總經理、錦榮公益社社長王丹,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駐村第一書記徐云峰等出席活動。錦榮國際輕紡城愛心商戶張霓、李振強、李霞、朱小堂、黃昌軍、秦坤賢,中部電商港愛心企業國立集團,河南網商園愛心企業小浣熊商貿有限公司,以及錦榮公益社志愿者等一行二十余人共同參加本次公益活動。去年12月,暖冬公益小組就曾前往該村,為教學點孩子送上防風校服、文具等物資,還看望慰問了一些村民。這一次大家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廟灣村教學點有了愛心圖書角
經過一路跋涉,5月12日上午10點半左右,公益小組抵達廟灣村教學點,大家快速將愛心物資搬運到校園里。
看到校園里堆滿了圖書、玩具、零食……小朋友們是最開心的,他們快速圍了上來,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尋找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愛心。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這是送給孩子們的節日禮物,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愛心捐贈現場,關國鋒、李廣帶頭將圖書、文具等遞到小朋友手里。
“這上邊的小狗很可愛,我十分喜歡。”學生苗苗(化名)拿著一本名為《我和動物》的畫冊,悄悄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家里也養了一只小狗,所以她很喜歡小狗。
“每一次,大家來到這里,我都十分感激。”教學點負責人盧利杰表示,廟灣村教學點是一所被愛心包圍的學校,從去年9月恢復使用后,經常有愛心人士前來捐贈教學用品,這讓他更加堅定了把學校建設好的決心。
盧利杰稱,教學點恢復使用后,他經常與徐云峰商量,想為孩子們建設圖書角,可兩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這次圖書角終于能落實了。”徐云峰介紹,教學點有兩間辦公室此前是閑置的,這次特意打掃收拾干凈,用來存放此次愛心捐贈的圖書,同時作為圖書角對孩子們開放。
將愛心圖書、文具、玩具、零食等捐獻給教學點孩子后,公益小組又對廟灣村老人進行了慰問。每到一位老人家里,公益小組就會送上米、面、油、被子等生活用品。
愛心圖書角建設只是個開始我們要把堅持了十年的愛心堅持下去
“每一年為心懷夢想、心懷希望的孩子們送去溫暖,這個舉動河南商報一做就是十年。”關國鋒表示,此次愛心圖書角建設只是個開始,河南商報要把堅持了十年的愛心堅持下去,不僅要幫助廟灣村的孩子,還要盡可能幫助每一個處于逆境中的孩子。
“慈善一直是錦榮的性格,每年我們都會舉辦十來次慈善活動,得到商戶們的支持。”李廣稱,通過愛心圖書角建設,可以把愛心傳遞下去,在孩子們心里種下愛的種子,也盡企業的一份社會責任,“如果以后有我們能幫到的,還是愿意繼續出力。”
“愛心是會‘傳染’的。”王丹表示,去年12月廟灣村暖冬愛心行過后,一同前往的商戶始終牽掛著村里的孩子,大家紛紛表示,想要再去探望一次。
所以這次公益社發出愛心號召后,得到了更多商戶響應,大家參與的積極性更高。
“我也是孩子的父親,所以知道養孩子不容易。”愛心商戶羅萊家紡負責人李振強表示,自己為廟灣村捐贈了10條夏涼被,“力量有限,能幫一些是一些。”
愛心商戶河南金三順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小堂表示,自己為廟灣村捐贈了一些書本、零食,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點滴快樂。
隨著時代發展,錦榮國際輕紡城商戶也順應時代潮流,在原有線下銷售渠道外,紛紛走上直播帶貨之路,而且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粉絲基礎。
在這次愛心行活動中,商戶紛紛用短視頻記錄下感人瞬間,還要與粉絲們分享自己在廟灣村見到的情況,讓更多人了解這里,匯聚更多愛心。
公益小組為廟灣村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活動當天,暖冬公益小組還對廟灣村的特色產業進行了參觀。
在廟灣村山坡上,40個利用現代化科技建成的香菇大棚頗為壯觀。
據了解,這些大棚由兩層塑料膜構成,里層為傳統的保溫層,可以起到保暖作用,讓香菇不至于被凍壞;外層為降溫層,可以在天熱時使大棚溫度降低5~6攝氏度。
大棚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啟動開關,外面的降溫層就可以自動撐起來或收起來。
香菇種植,只是廟灣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徐云峰介紹,村子將重點發展養殖業,一座年產羊10000頭的養殖場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投產。除此外,村子還將引進太陽能發電項目,采用“電+牧”互補形式,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參加活動的愛心商戶也紛紛為廟灣村發展出謀劃策。商戶們提出,廟灣村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他們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崗位,雙方結合,實現優勢互補。
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