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 高嵩 通訊員 鄭琳霞

實施規范化
活動真實化
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是回歸人之本質、回歸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教育方式,其內含的返璞歸真、務本崇實精神,使其成為新時代建構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必不可少的一環。
2021年,鄭州市中原區伏牛路小學在“高雅為人 踏實做事”育人目標的引領下,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將其融入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喜悅,感受到勞動的光榮、勞動的偉大。
課程體系化
伏牛路小學以“愛生活 愛勞動”為課程理念,確立了課程總目標和分學段梯級目標,分別設置“自我管理 ”、“事務勞動”和“創意勞動”三大課程板塊。
學校采用“三環節雙陣地”的方式進行實施,“三環節”即課前、課中和課后,通過課前在生活中發現問題。
課中學習勞動知識、勞動技能,課后回到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路徑實施統籌課內外時間與資源,協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構建了相對完整的課程體系。
“雙陣地”是指利用好課堂、家庭兩個主陣地,遵循指引,因勢利導,分層推進——小學低年級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中高年級衛生、勞動習慣的養成。
實施規范化
學校三個校區統一將勞動教育課納入課程規劃與教學任務,自主研發課程資源包,保證學生每周1課時的勞動必修課。
圍繞“愛生活 愛勞動”從“會整理、 會清潔、會烹飪”三個生活中必備的勞動技能入手,使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多的讓學生從勞動中感受到自己的雙手可以創造美好生活。
“教什么?如何教?”是擺在老師面前的兩大課題。
教師結合日常對學生的觀察、生活經驗等,一起研討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實施策略,制定學校勞動教育清單,以課堂為主陣地,讓學生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以及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真實化
老師教育學生從日常家務勞動做起、從自己的事情做起,愛勞動,愛生活,不僅能自理,更能自立。
學生們從對勞動的淡漠到重視,從不會勞動到會勞動,從不想勞動到樂意勞動,潛移默化地把勞動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時注重與多學科結合,在進行勞動教育的同時,努力實現“育身”“育腦”“育心”。
學校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培養學生每天完成勞動實踐任務。
通過完成勞動家庭作業,學生所學技能得到了有效鍛煉和檢驗,引發了新的思考,激發其求知欲,孩子積極開動腦筋,學會不斷解決新問題。
在參與勞動的同時,更能體會到家長的不易,理解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可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學校結合開展的勞動技能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綜合評價,關注學生對勞動實踐活動的興趣、態度、習慣、合作意識、體會等各個方面。
學校將勞動教育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勞動是一種行為、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素養。
伏牛路小學希望通過勞動教育,在每個學生的生命中播下扎實的勞動基因——正確的勞動觀念,必要的勞動知識技能,良好的勞動品質,創新的勞動思維。讓勞動教育在生活的“土壤”扎根、開花結果!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