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林縣人民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硬是自力更生修建了紅旗渠,我覺得這種精神永不過時、歷久彌新!”
“修渠中那種為集體奉獻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意識也讓我很受感染,我們干工作只有摒棄本位主義,才能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參觀了紀念館,觀看了紀錄片,又冒雨到分水閘和青年洞接受了精神洗禮,歸來仍是少年,有了‘任你山高石頭硬、鐵山也要鉆個洞’的勁頭,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
5月16日,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來自魯山縣委宣傳部的黨員踴躍交流著參觀學習的收獲。
5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魯山縣委宣傳部組織黨員到林州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景研學活動,通過深刻感悟紅旗渠精神,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凝聚打造全國旅游目的地、爭當中原實踐“兩山理論”樣板區的魯山宣傳力量。
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魯山縣委宣傳部黨員首先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到紅旗渠分水樞紐工程——分水閘和青年洞進行了實地觀摩,感受共產黨領導下的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奇跡。在開班儀式和青年洞洞口,宣傳部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黨員們還利用晚上時間觀看《紅旗渠》紀錄片,共同聆聽主題黨課《紅旗渠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
問渠那得清如許,幸福全靠奮斗出。紅旗渠精神是太行革命老區林州的立市之本、興市之魂。在紅旗渠精神的激勵下,百萬林州人民奏響“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創業四部曲”。如今的林州市“一渠一館一學院”紅色研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紅色教育、綠色生態、藍天滑翔“紅綠藍”三色旅游紅紅火火,成為國內外“有山有水有精神”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勝地。該市成功創建為“國際生態休閑示范城市”“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
在研學過程中,魯山縣委宣傳部黨員干部還到林州市黃華鎮止方村等處實地參觀學習文旅小鎮建設、鄉村振興及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實地感受林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當代林州干部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
學習黨史守初心,汲取力量擔使命。魯山縣委宣傳部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回去后將扎扎實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不僅結合魯山縣情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還要把紅旗渠精神和林州市的先進經驗帶回去,加壓奮進,頑強拼搏,守正創新,推動魯山宣傳思想工作等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