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請注意,下面是黨史播報時間,請聽《菊花硯背后的風暴》。一方硯臺見證一場場驚濤駭浪,我講述的文物是一方特殊的菊花硯臺……”2021年5月17日晚18時前,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實驗初級中學校園內一片寂靜,廣播內傳來播音員陸洋激昂的聲音。
鄭州市上街實驗初級中學將校園廣播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其中一個平臺,每天18時前,校園廣播站都會準時播放一則學習強國特別欄目《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
校園廣播傳遞黨史知識,這是用立體呈現方式,進行有效地學習。
“我要把在校園廣播里聽到的黨史故事銘記在心,并講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在相互激勵中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該校學生張豪杰說。
為了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校園,春季學期開學后,上街實驗初中與時俱進,創新評價方式,把黨史教育與“追夢卡”緊密結合,把黨史知識印制在“追夢卡”背面,學生在受到表揚的同時,也學習了黨史知識,達到“學史崇德”的教育效果。
同時利用思政課,揭示百年黨史背后的精神密碼,讓學生體悟革命年代前赴后繼、出生入死的悲壯,建設年代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激情,改革年代勇立潮頭、先行先試的膽魄,以精神的重現和感情的重溫實現跨越時空的心靈重逢,以紅色精神滋養學生的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隨著青春的步伐,永久流傳。
鄭州市上街實驗初級中學校長李永剛說:“學生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立足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紅色黨史故事必須時時學、日日學、常態學、持久學,必須真正做到讓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進班級,進課堂,融入學習生活,才能為孩子們補足精神之鈣,才能真正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黨史觀,讓廣大師生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更好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編輯 吉倩倩 施尚景)